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 > 正文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工作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 201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动适应需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推动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深入健康发展。目前全区有115所中等职业学校与区内外351家企业合作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采用半工半读模式招生75906人,占2006年全区中职招生计划的34.5%。试点学校普遍反映,职业学校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一是有利于减轻或免除贫困家庭负担。目前,广西职业学校学生学费一般每年在2000元左右(不含伙食费),3年学费6000多元,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贫困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每年均有12万左右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因为经济问题无法报读职业学校。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切实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方式获得学费,解决了上不起学的问题。各职业学校加大宣传力度,请家长代表现场参观,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和家长了解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就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情况,打消学生及家长的各种顾虑。

二是有利于职业学校与企业结合。全区现有200多所职业学校与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300多家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职业学校根据用工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工种、数量确定开设专业和招生数量,实行“订单”培养,以“就业”带动“招生”。校企合作又进一步推动企业与职业学校的相互渗透,实行“双元制”办学模式,建立了“把车间建立在学校,把学校建在车间”的新型校企合作机制。广西来宾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企业把车间建在学校。2006年康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该校投资两条电子生产线,该校为康舒公司招收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生368人,康舒公司支付了学校学生培养学费54万元。

三是拉动了职业学校扩大招生。部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核民办职业学校,由于校园建设、仪器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办学机制不活,就业渠道不畅,多年来招生比较困难。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后,由于为贫困家庭学生铺就了求学、成才之路,增强了招生吸引力,贫困家庭学生踊跃报读。如桂林东方职业学校今年招收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生2776人,比去年增长2倍多。今年自治区教育厅还带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等20多所职业学校到广东珠江三角洲企业洽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获得企业用工订单3万多人。

四是加快了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促进了学校在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过程中,职业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培训项目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举办的“富士康初中女子班”、“富士康高中女子班”。初中毕业学生在该校就读一年,高中毕业学生就读半年后即到富士康科技集团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转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与毕业生有效就业。

五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为职业学校向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理想道德教育、作风纪律教育、团队精神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文明卫生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大件了行之有效的教育平台。有的学生在校时连宿舍卫生都不愿意打扫,到了企业,却主动去做义工。通过开展这种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有利于学生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实践相结合,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培养热爱劳动、热爱企业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