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央部属高校 > 正文

“绿色通道”擎起你的未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十年践行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 201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8月的哈尔滨,酷暑难耐,使本来就心如浮萍的小昭倍添几分忐忑与焦灼,他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但如何完成四年的学业他却没有预期。小昭是个苦命的孩子,8岁母亲去逝,13岁父亲去逝,他与年迈的祖父母在农村一起生活,家里只有七亩耕地。谁知一场大雨又浇塌了家里的草房,从此,体弱多病的祖父母在城里租了一间狭小低矮的平房以拾荒为生。生活艰辛使他更加自强好学,在小学老师的资助下,小昭拿到了中国著名的船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样的家境想要完成大学,钱是一个多么现实的问题。

  815,小昭在小学老师的陪伴下,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报到处,当办手续的老师发现他带的钱不够交齐各种费用时,他们马上领他带他来到贫困生“绿色通道”。进入通道的小昭不但顺利办完入学手续,而且经过学校的“爱心通道”还当场拿了一千元的资助金,交齐了其它杂费,同时,学校军训服等费用也能免则免。不到一个小时,小昭几乎没花一分钱就顺利入学,“绿色通道”像一股清流抚平了小昭忧虑与焦灼。

  今年,哈工程像小昭一样通过“绿色通道”和“爱心通道”入学的贫困生有340余名,涉及金额近200万元。学校“绿色通道”开通十年整,始终保证通道的畅通、快捷、人性,十年里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共有4200多名,涉及金额2130万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教育公平首先要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我们要保障孩子们能考上学校,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十年坚守承诺,没有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正是对教育公平的有力践行。

  一、十年,你的未来我在乎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贫困生工作能做到实处,首先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的贫困生工作始终是校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每年学校召开的迎新工作协调会上,“绿色通道”都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新生报到的几天里,校领导一定会亲自到“绿色通道”现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十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绿色通道”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完善“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细化操作程序,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区域,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确保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贫困生第一时间能够顺利入学。

  此外,学校每年在向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时,都会同时寄送资助政策宣传手册等材料,做到人手一册,帮助新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学校同时开通24小时资助热线电话,随时接听解答学生的资助提问。在迎新工作现场,“绿色通道”工作都要落实到学校各级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有专人负责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办理、登记等多项措施一条龙服务,引导新生办理报到手续,介绍学校各种学习生活设施,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疏导工作,现场给新生及家长解释“绿色通道”和国家各项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鼓励困难新生自立自强,踏实就学。

  二、十年,你的心情我最懂

  在哈工程,“绿色通道”不是一道入学的低矮门槛,而是一条铺满阳光的大路,学校坚持实行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为同学全面成长成才服务的指导思想,不但保障贫困生能顺利入学,更爱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在困境之中顽强生存。

  从2000年入学开始,曲同学经历了“绿色通道”一系列政策带给她的支撑与温暖。读大二时父亲病逝,母亲多病,兄妹三人均在求学。在学校的帮助下,曲同学与命运抗争,用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金完成了本硕博连读,而且帮弟弟妹妹完成了学业。每年,学校为像她一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3500多个,年发放勤工助学工资650万元左右。学生通过助工、助管、助教等岗位每月拿到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工资”。学校“绿色通道”延伸让每一个贫困生在自强中自立,在困境中成长。

  建立阳光助学网,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宣传窗口和交流平台;成立家教中心,通过勤工助学,使广大参与学生不仅通过劳动获取一定的收入以缓解经济压力,同时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发展。除国家助学贷款外,各类奖助学金每年总金额已逾2000万元。为了鼓励贫困生自尊自强,向新生发放本学校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材料《自强不息 崛起梦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入大学生活。

  三、十年,你的身边总有我

  2001级的闫同学来自河南农村,他动情地说:“今年我博士毕业了,感谢学校培养了我。十年前,助学贷款缓解了我求学的重负,‘绿色通道’更为我的求学之路打开了一扇门,改变了我的生活。”

  十年里,哈工程的学生资助中心不断完善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建立并完善了“奖助贷、勤补免”等一系列帮困激励措施,使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稳定情绪、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业。

  在自然灾害频发时期,学生工作处学生助学中心快速反应,重点排查生源地为甘肃舟曲、南方洪涝灾区学生的家庭受灾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资助工作预案。排查青海玉树、汶川地震、新疆雪灾、云南干旱和南方洪涝灾区受灾学生,下拨资金400万元为受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用于解决受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与受灾学生座谈,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状况,了解学生需求,关爱学生心理成长,坚持资助工作的持续性,更好地促进资助与育人结合。

  十年来,为家庭经济困难生发放过冬棉衣7000余套,为寒假回家的西部少数民族预科贫困学生发放“爱心路费”,设立经济困难学生大病周转基金,学校领导春节留校与学生共吃年夜饭并发放补助和礼包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校团委的管理和支持下,学生从07年起建立了“爱心超市”,每个贫困生只凭卡可以随时领取需要的衣物,为了保护贫困生的自尊心,“爱心超市”还设立网店,每月给贫困生发放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贫困生在网上选到物品后,“爱心超市”会按时送货上门。学校的“爱心书店”接受旧书后免费借给有需要的同学,每年书店都能为买不起书的新生发放100余套完整旧教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目前,哈工程本科生中贫困生4千人,占本科生总数的31%,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2千人,占本科生总数的15%。而哈工程现有国家、学校、国际知名船级社及造船企业、国内企事业单位及校友设立的四大类共计30余种奖、助学金,每年发放奖、助学金金额1700余万元。其中奖学金900余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生,覆盖本科生总数的42%。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及其他各类补助800余万元,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98%,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回首十年路,哈工程以温暖的人文关怀铺筑的这条“绿色通道”像一双有力量的大手,擎起了贫困生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