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央部属高校 > 正文

西南交通大学开展2013届受资助毕业生抽样调查

发布时间: 2013-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西南交通大学为加强对资助育人效果评估与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在2013届受资助毕业生中开展了抽样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资助工作,努力使学生资助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来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奖(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包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依然是绝大部分学生学费及生活费的主要来源。但与2011年西南交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结果相比,学生经济来源结构已发生结构性变化。家庭支持比例由29.5%降低为24%,国家助学贷款(包含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比例由31.3%降低为18%,勤工助学比例由14.1%降低为10%,奖(助)学金比例由17.3%上升到40%。随着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依靠国家助学金以及其他奖(助)学金等来解决生活费和学费。在对学生帮助最大和学生最感兴趣的资助项目调查中,也集中体现这种新变化。83%的受调查者认为奖(助)学金对个人帮助最大,80%的受调查者对奖(助)学金最感兴趣。

针对调查反映出的新情况,西南交通大学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教育和服务体系的同时,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上来,开展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心理咨询会、技能培训会等,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追求全面发展的意愿日益强烈。

调查结果显示,在专项奖(助)学金资助方式调查中,仅有15%的受调查者选择单纯的经济资助,85%的受调查者都希望“经济资助”+“学业考核”或“经济资助”+“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资助方式。在资助金额调查中,并非资助金额越高,学生就越是喜欢,78%的学生喜欢3000-5000元的资助金额,5000元以上的资助金额只有16%。所以,以往单纯的高物质投入进行帮扶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在获得物质资助的同时也能够投入实践、展示自我、回报社会,达到锻炼个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因此,西南交通大学积极调动并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增加智力型、技术型和创新型勤工助学岗位,减少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全面发挥勤工助学经济支持功能、养成教育功能、知识拓展功能和素质提升功能。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活动品牌,提升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精神支持”和“能力培养”。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来源渠道日趋多元化。

目前,国家相关媒体、地方政府、各高校都积极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宣传体系。就高校而言,学生资助信息宣传渠道主要有学生自行查阅、师生口口相传、校园网络平台、园区平面媒介。在受助学生获取资助信息或者了解资助政策的途径调查中,通过校园网络查看的占52%;自行查询有关宣传资料的占18%;找辅导员或班干部咨询的占30%

针对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在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时,着重加强四个维度建设,提高信息传导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第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下大力气培养和养成学生主动关心收集信息的习惯。第二,口口相传是资助信息宣传、政策解读、贯彻落实中重要一环。通过日常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辅导员、班干部、同学在政策宣传中的影响力、工作力和执行力。第三,大力借助校园网络、短信、QQ等信息化平台,最大程度营造“人人皆知,人人尽知”的资助信息宣传氛围。第四,园区是学生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依托学生园区,努力打造信息宣传第四平台——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园区信息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