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杨晓慧

发布时间: 201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5 【大】 【中】 【小】 访问量:

在我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516,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做好资助工作,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助工作的最新文件精神,以“帮助学生顺利入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财力支持与素质支持并进的“双线资助”模式,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双线资助”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双线资助”,其第一条线是“财力支持”,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满足学生现时的表面物质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第二条线是“素质支持”,即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首先,“双线资助”模式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需要。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背景下,资助管理部门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发挥资助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就可能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而“双线资助”模式的确立旨在满足学生的深层的、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双线资助”模式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贫困大学生具有压力大、知识广、志向远等特点,这种群体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只满足于表面经济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关注深层的长远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一方面,“双线资助”把经济支持作为基础,帮助学生解决顺利就学问题;另一方面,“双线资助”更关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解决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能力等问题。这符合贫困学生的内在需求,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

再次,“双线资助”模式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正如中央16号文件所言:“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实际问题解决得好,思想问题往往迎刃而解;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又往往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表明,贫困家庭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困难外,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此外一些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学生诚信度不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将增强学生自主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既要把资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辅助。

二、“双线资助”模式的构建

第一,明确标准,规范程序,扎实做好贫困生评定工作。贫困生评定工作是公平、公正地实施资助的必要前提。目前,多数高校主要依据三个因素评定贫困生: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学生家庭年收入以及学费标准;评定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平均消费水平法;二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三是综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而实际上,我们很难准确调查出学生家庭收入、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而且学生贫困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目前的这些操作方法都过于简单,学生在求助、贷款和勤工助学时,往往只凭一纸申报或证明而定,从而导致资助工作随意性大,透明度低。随着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建立操作性强、相对科学规范的评定办法,已成为资助工作的一个首要难题。

笔者认为,各高校可以建立“量化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贫困生评价办法。首先对“经济困难”做一个切合实际的定性描述。所谓“经济困难”是指学生本人在校期间的经济所得(包括家庭提供、社会捐助、各类补贴、兼职收入、奖学金等)无法或很难满足在校学生、生活基本需要。其次,要通过分析大量的学生困难信息、健康状况、教育支出、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等多个因素为主要参数,建立一个学生贫困程度的量化评定公式及贫困生分类方法,统一评定标准,以减小仅依靠某单一因素而产生的评定误差。最后,组建由政工干部、学生干部代表、非贫困生代表和贫困生代表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根据学生的申请材料、自评结果、日常表现及量化评定结果,对学生困难程度进行评价,并将贫困生分成特别、中等和一般三类,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

第二,切实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的“财力支持”体系。设计“财力支持”体系要重点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设计原则;二是各资助项目的权重;三是资助项目安排的逻辑次序及实施效果。

1.按“统一规划,个性资助,确保三公”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类别及结构。“统一规划”,即把各项补助与贷款相结合,实施一揽子资助计划,合理规划全年资助额度,在每学年伊始一次性划拨到学院,以便学生及时知情、学院合理统筹。“个性资助”,即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个人能力、日常表现等因素,为其量身设计资助项目。一方面重点关注四类学生,即新生、毕业生、复困生、优困生;另一方面增设个性化资助项目,如学院临时补助、营养支持、“爱心超市”实物补助等。“确保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具体地说是切实做好宣讲、公示,确保公开;认真履行评审程序,严格执行评审条件,确保公平;不徇私情,确保公正。

2.突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地位。“财力支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部分。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主体资助形式,但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却与国家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无偿的补助才是资助,而贷款将由其本人偿还,不是一种资助;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在贷款制度设计上缺少深入思考,只要学生能提供相应材料就满足其贷款需求,没能将贷款作为一种主体资助形式与其他资助项目相结合,从而降低了贷款的效用。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及学校向学生提供贷款所付出的成本,引导学生看到贷款中“隐形补助”。在设计贷款制度时,要确保“贷款补助一体化”,将贷款与学生困难程度、困难补助制度等结合起来。实行“先贷款、再补减”的资助政策,促使学生首先通过贷款解决经济困难。学校还要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日常考查,提高学生诚信度,降低贷款违约风险。

3.加大勤工助学力度,加大助学奖学金力度。奖学金(面向全体学生的)和助学金在一些西方国家已取消,因为贫困生得到奖学金的机率很低;助学金容易使学生把资助当作是他们理应享受的权利,从而缺乏责任感和引发惰性。但以贫困学生为唯一对象的助学金在增加,以奖代赈是各国通行的做法。通过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工资标准,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增设以贫困学生为唯一对象,以学习成绩、学习进步程度、综合素质等为重要评定条件的助学奖学金;逐步减少无偿资助类别及总体额度,适当增设诸如学院临时困难补助、爱心基金暂借款等机动、灵活的小额补助,以弥补系统资助后出现的遗漏和不足。

4.以“确保底线、鼓励自强”为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的实施次序。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测算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标准,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所得”不低于这个底线。在每学年伊始,学校先评定助学奖学金,然后受理学生的勤工助学和贷款申请。在审核申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经济所得及个人能力、学习生活表现。最后,学校给予那些通过以上措施仍无法达到资助底线的学生一定程度的无偿补助。此外,学校要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得资助款实行“额度封顶”,以避免资助款向少数人集中。

第三,立足引导,重在实践,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素质支持”。在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下,资助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有特色地开展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艰苦奋斗、勤奋学习、自立自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教育引导,培养学生。比如,可以实施“九个一”工程:每学期,辅导员与学生做一次深入交谈,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参加一次爱心公益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听一次诚信报告,撰写一份自强规划;四年内,组织学生观看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演,参观一次大型企业,参加一次系统的素质拓展训练,参加一次假期社会兼职实践。在操作方式上,采取学校统一规划、学院申请立项、学生自主设计组织的运作方式,以此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学校要积极开发阅报亭、文印社、礼品屋等校内勤工助学实体,帮助一批学生通过自主经营,独立解决经济问题,成为自立典型;向部分学生提供个人发展基金,帮助一批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自强典型。每学期,组织一次“自强之星”评选及自强报告交流会,挖掘更多的自立自强典型,激励学生养成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

搭建平台,锻炼学生。学校组建由贫困学生组成的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爱心使者团、自强同学会、贷款咨询团、还贷联络团等组织,以相应的管理、服务工作为载体,促进贫困学生互相交流,提高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双线资助”模式的运行

“双线资助”模式是针对高校贫困生比例居高不下,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凸显,资助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问题来构建的。这一工作模式的健康运行需要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在资金、机构和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三方联动,确保资金投入。足够的资金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200759,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大幅度增加了对全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额度和范围,使资助困难学生的资金有了一定保障。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国家、社会的联动。一方面,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按4%-6%的比例足额计提资助款、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外基金会、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界的联系,多渠道争取社会捐助。

第二,三级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在领导层面,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校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的资助工作,制订资助政策。在组织层面,要建立独立建制的资助机构,本着“专家化、学者型”的建设原则,按在校生的一定比例,配备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校资助工作的组织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确保资助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水平。在实施层面,要在院系组建学生资助工作组,由院系分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学生辅导员及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为成员,以民主评议为主要方式开展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要在贫困学生中设立情报员、咨询员、协管员和指导员,随时搜集、上报学生的困难信息和资助需求,解答学生关于资助、贷款政策的疑问,策划、组织相关公益活动。

第三,实行“资助工作一体化”,实现全员参与资助工作。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要构建“一体化”的资助工作格局,即要形成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主体,学生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校团委等职能部门多方通力配合,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资助工作体系。具体而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经常关注、分析国家资助政策,及时调研、总结国内外高校资助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本校贫困生资助需求、困难特点、心理特点,认真了解学生辅导员、学院党委副书记的工作建议与意见,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保证资助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运转;校团委要广泛吸纳贫困学生加入青年志愿组织,通过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处可以通过“理想与成才报告团”等方式,树立自立自强典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可以开展“春风行动”等针对贫困学生的就业援助和指导工作,向贫困学生提供就业基金及专门的就业辅导;同时,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级要倡导全校教师捐款设立“爱心基金”,使全校教师关注和重视贫困学生的教育、教学,实现贫困生教育的课内课外相结合。

总之,构建“双线资助”模式,实行“资助工作一体化”、“资助育人一盘棋”,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