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探讨 > 正文

论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的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1-1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15 【大】 【中】 【小】 访问量:

[摘 要]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促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明确从“打赢” 向“打好”、从“单打一”向“组合拳”、从“传统”向“智慧”、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新定位,解决好资助谁的问题、如何资助的问题、品牌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的问题等三方面新挑战,并努力从夯实资助基础、优化资助方式、落实育人目标、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新格局等方面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资助育人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 资助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21)11-0105-07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明确了推进高校资助育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当前,新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且发生了新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定位、新挑战和新路径,是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一、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定位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已经从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向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转变,新形势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在做好底线保障基础上更好地推进高标引领,明确新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1.从“打赢”向“打好”转变,关注相对贫困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脱贫攻坚全面收官,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减贫工作的结束。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相对贫困则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虽然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2] 现阶段,相对贫困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的人口基数更大、空间分布更分散、致贫原因更复杂,就教育扶贫的对象而言,其特征也正由绝对困难为主、困难程度分明向相对困难居多、困难程度模糊转变,因此,在新发展阶段要着力巩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将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转向相对贫困,从而继续打好消除相对贫困的攻坚战,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校通过经济资助的方式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及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通过积极解决这部分家庭特殊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推动这些家庭摆脱教育致贫,向着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前进。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工作的对象应从重点关注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家庭特殊困难学生群体转向重点关注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不同困难学生群体,对于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及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家庭特殊困难学生群体,仍要继续做到“一生一策”资助保障,防止出现复贫、返贫的风险和问题;对于其他不同困难程度的学生群体则要建立更加精准的识别和认定机制,将保障性全面资助与差异化精准资助相结合,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资助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需求。

2. 从“单打一”向“组合拳”转变,凝聚全员合力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这一举措明确了高校参与学生资助的主体,进一步规范了资助工作的管理和组织。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推进“三全育人”的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亟待协同多方力量,凝聚、发挥各级各类人员群体和工作岗位的育人作用。新形势下,随着教育对象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变化,单一的工作主体已不能满足育人需求,有效协同辅导员、专任教师、高校管理人员,以及家长、企事业单位、校友等全社会的力量,强化多主体的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以不同人员的育人优势形成育人合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内部凝聚育人资源,高校应充分调动各主体资助育人的积极性。辅导员是做好基层资助育人工作的主体,除做好资助的事务性工作外,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引领学生思想。专任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参与具体资助工作,但如果熟悉资助政策、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可以通过课程思政、勤工助学的实践平台等发挥资助育人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资助政策对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增强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向外部拓展育人资源,高校要在切实用好政府的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挖掘社会组织的既有资源,通过联络成立各类奖助学金、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搭建平台,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此外,高校资助工作的作用不仅仅在日常,更凸显于出现疫情、洪灾等突发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时,高校资助管理中心要发挥扶困救灾作用,既给学生物质上的救助,又给学生心灵上的关怀,激发学生担当奉献的正能量。

3. 从“传统”向“智慧”转变,提升资助实效

高校资助政策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包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发放、资助效果评估等多个环节。传统资助工作在前期需要学生填写大量表格,后期则由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人工核查信息、确认发放,存在认定体系不标准、学生数据不全面、信息反馈不畅通等问题,阻碍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新发展阶段,面对高质量、更精准的要求,高校应基于大数据分析推进智慧资助建设,采集与学生资助相关的各类数据,对学生的资助需求、资助过程、资助效果等内容进行动态量化和精准分析,有效解决目前采用传统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所面临的挑战,使数据构建价值成为可能,进一步完善资助措施、提升育人效果。一方面,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科学正产生着深远影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以新思维和新方法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高校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搜集和筛选,切实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实、基本的经济状况,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科学管理、分类评价和效果反馈,建立便捷、高效的资助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模式特色鲜明,有着个性化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隐私意识,网络也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相较于过去的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开展资助工作的思维也应从传统的经验型向新兴的科学型转变,向着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智慧资助转变,用智能化的方法精准识别、简化流程,用人性化的方式爱心助学、传递温暖,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感受到关爱,着力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资助新模式。

4. 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资助育人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资助育人方式也从保障型向着发展型深度转变。保障型资助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和生活费为主的基本的、单一型资助,发展型资助则是高校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根据受助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通过物质帮扶、精神引导以及素质拓展等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资助体系。与单一的保障型资助相比,发展型资助注重引导学生从单纯的受助者成为全面发展的自助者,实现从受助到自助的跨越式发展。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继续以保障型资助为基础,深入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深度转变,应成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定位。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自我定位会越来越清晰,因此,只有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帮扶,才能更好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推动发展型资助的建立和开展,培养受助学生形成感恩自强的独立人格。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更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打造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经济脱贫的同时,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富足和能力素质的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新发展阶段推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并积极应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解决资助谁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需要更精准更科学

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解决好资助谁的问题,也就是找准工作对象的问题,可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起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准度和科学性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分析有待完善。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都在推进资助信息化建设,但资助系统的数据与社保中心、残联等部门的数据还未实现有效衔接,在高校内部资助系统与其他系统也还未实现深度融合,这样就容易产生信息孤岛等。此外,目前高校对资助系统中存在的大量学生数据还未进行有效的分析应用,数据还不能为精准资助、跟踪培养提供决策支撑。二是真实性验证仍是考验。 2019年,教育部清理取消了一批证明事项,其中就包括“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也就是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申请资助时不用回家庭所在地开具证明。这一方面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减少了学生申请资助的手续,方便了学生,避免了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没有开到证明或错过开证明时间等失去受资助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增加了高校在核验学生申请资助时辨别信息真实性的难度和压力。即使在需要开具证明的时期,也存在部分学生开具虚假证明骗取资助的情况;在无需证明时期,更容易被少数投机钻营的学生钻空子。因此,资助申请与个人征信挂钩,建立诚信受助的保障机制仍需探索。三是人文关怀还需加强。随着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资助主体与受助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而资助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仅有客观数据分析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春风化雨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

2.解决如何资助的问题,资助育人对学生尊严感和获得感的提升有待加强

如果说解决好资助谁的问题是高校资助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那么解决好如何资助的问题就是关键。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期待,资助育人的模式需要从保障型向发展型深度转变,切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为此,需要把握好几对关系:第一,是资助的力度与广度的关系。在资助过程中,既要杜绝为了扩大资助覆盖面而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资源过于集中于某一类型群体导致“过度资助”。比如,一些高校在发放助学金时简单将助学金总金额除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人数,这种平均发放的方式虽然做到了资助全覆盖,但却忽视了真实情况的差异性。此外,在一些高校“两助一免(补)”成为一种捆绑性、强制性资助制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年度获得专项助学金和学费补助外,还获得国家助学金,这虽然体现了扶贫的力度,但也容易造成资助资源的过度集中,分配不平衡不合理。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好资助的力度与广度十分必要。第二,是物质支持与精神引领的关系。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的物质生存需求,更要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其工作目标是明确的,就是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因此,要实现助与育的深度融合,寓育于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第三,是资助的方式与受助学生的需求的关系。资助的方式要有温度,能够激发受助学生的斗志。资助不是一种施舍,而应是一种充满温情的正能量传递。受助学生往往自尊心强、更注重隐私保护,不愿周边同学知道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不愿自己成为他人同情施舍的对象,甚至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此放弃申请助学金,但他们对自己能参与能做主的事情更感兴趣,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这样既更有尊严,又能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素质能力、展现自我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优化资助方式,加强隐性资助和有偿资助,让受助对象更有尊严感和获得感。

3.解决品牌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的问题,资助育人在“大思政”格局中的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大思政”格局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新发展阶段,资助育人需要在推进“大思政”格局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多作用,这就离不开资助育人品牌的建设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当前,相比于加强高校资助育人品牌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的高要求,高校要着力缩短以下几方面的差距:首先,是资助工作队伍现状的差距。一方面,工作力量相对不足。部分高校对资助工作队伍的定位不准,认为资助工作就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忽视了资助育人激励全体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绝对数量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削弱了资助工作力量配备。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青黄不接”等资助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工作能力还需提升。资助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实践智慧,更需要研究创新,而目前在高校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中高级职称比例还较低,在推进资助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根据学生特点和成长需求不断打造资助育人新品牌方面还存在本领恐慌。其次,是资助育人活动影响力的差距。当前高校资助育人活动在全体学生中的影响力有待提升,资助育人的品牌效应还未充分发挥。高校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专项成长成才培养平台,但活动对象不能局限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受教育、长才干。资助育人活动的内容供给要向着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努力,既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又要贴近学生所需,让学生觉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在潜移默化中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受到思想教育和精精神洗礼。再次,是资助育人与其他育人的衔接协同还有差距。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乃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作出应有贡献,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就必须推进资助育人与其他育人的有效衔接协同,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资助育人的体制机制,让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相互渗透、密切配合,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三、新发展阶段高校推进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目标和新的挑战,高校资助育人应当与时俱进,将工作重心由“资助” 向“育人”深度转变,找准担当新使命的新路径。

1.科学精准做好困难认定,夯实资助育人基础

精准是学生资助的第一要义,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精准认定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高校的资助对象已由绝对困难为主、困难程度分明的状况,转向相对困难居多、困难特征差异化的状况。因此,高校要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必须将“键对键” 与“面对面”相结合,既要用好大数据技术,又要做好细致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精准认定的三个要求:应助的学生不遗漏、不应助的学生不纵容、分类资助科学合理。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高校资助管理部门除了向外与教育、民政、财政、残联、扶贫等部门进行数据的有效对接,还要在高校内部实现“大思政”格局下多渠道、多部门的信息互通。对学生在校内食堂、商店、超市等营业场所的消费,不同学科培养所需的学杂费、实践开支、培训及科研费用等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实现对学生经济状况的“精准画像”,从而做到应助的学生不遗漏。通过全方位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比研判,不仅能够帮助学校提升困难认定的科学性,实现差异化“精准滴灌”式资助,也能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动态化监管,建立能进能出的困难认定动态调整机制。[3] 运用大数据可以监测受助学生消费异常等情况,配合突击家访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性的核验。对于利用虚假信息骗取资助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教育、追回资金、给予处分,做到不应助的学生不纵容。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将资助申请与个人征信系统贯通起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投机骗助。资助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数据据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但要避免对它的绝对依赖,避免大数据的“数据冰冷”掩盖资助育人的人文关怀。在利用线上数据分析的同时,困难认定要做到精准分级分类,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谈心谈话,班级民主评议等环节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学生共进午餐、在学生生日时送上一封信等暖心做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进信任与了解,从而为分类资助、科学资助、精准资助打好基础。

2.加强隐性资助与有偿资助,优化资助育人方式

进入新发展阶段,受助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直接捐款捐物,他们更希望获得有尊严感和获得感的资助。因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做好传统的显性资助与无偿资助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隐性资助与有偿资助。

以隐性资助引导学生自尊自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敏感的心理困扰,因此资助育人工作更要注重维护他们的安全感与自尊心。有别于显性资助大张旗鼓地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钱财物品,隐性资助更倾向于结合生活所需与特殊时节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润物无声的支持帮助。比如,通过大数据观测及时将餐费补助点对点打到学生的校园卡里,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推出爱心能量早餐,在宣传上面向全体学生,其实也是给早起勤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性福利;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也是开展隐性资助的好时机,可以通过组织节日暖心活动,将隐性资助与感恩教育等相结合,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感受集体的关爱,引导他们自尊自爱,在接受爱的同时传递爱。

以有偿资助促进学生自立自强。传统的无偿资助以直接的捐款捐物形式,快速补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短缺,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解一时之急,但也容易助长部分学生“等靠要”的惰性。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上的明显短缺情况逐渐减少,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同时获得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因此,高校要注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校内外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的机会,激励学生自力更生、自立自强。在校内设置勤工助学岗位时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参与学校治理、管理运行中提升办公技能、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同时,广泛争取社会资源,拓展校企合作助学模式,将勤工助学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职场工作锻炼、社会人际交往等素质能力的提升相结合,让学生在自强不息的劳动奋斗中,既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又获得自我锻炼与进步。

3.促进素质能力全面发展,落实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

新发展阶段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矢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将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感恩、励志自强的精神。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也是贯穿资助育人全过程的总体要求。高校要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助学贷款办理的契机,开展一系列诚信品质、契约精神主题教育。比如,在学生申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组织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在宣讲助学贷款政策时,不仅要向学生详细讲述助学贷款的性质以及违约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讲清助学贷款的意义以及违约给本人、学校和社会带来的影响,[4] 同时也可以结合过往受助学生中的诚信榜样人物与典型事例,引领学生树牢诚实守信的品格。感恩教育是资助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注重引领受助学生坚定立志报国、回馈社会的信念。在奖助学金评定、助学贷款办理等环节,通过征文、班会、辅导员月讲评、线上线下宣传展示等形式,广泛宣传各类资助政策,引导学生感知国家、社会、学校的关爱与期望,勉励学生知恩感恩、成才回报、传递爱心。组织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基层调研、志愿服务、山区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感恩回馈、服务社会,形成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良性循环。“励志自强”是扶困与扶志相结合最直观的体现。高校资助育人要将榜样育人作为重要抓手,以评优评奖公开答辩,“自强标兵”、“励志之星”等评选为契机,通过表彰典礼、优秀学生事迹宣讲会、“榜样对话”等形式,激励学生学榜样、做榜样,见贤思齐、励志成才,让励志教育不仅带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激励,更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励志奋斗文化。在择业就业时,鼓励学生在练就过硬本领的基础上饮水思源,到基层去、到一线去,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之中,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2)将扶困与扶智相结合,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高度把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长远之助”,即通过搭建各类发展平台,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他们的才智能力与新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来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也是高校资助育人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高校一方面可以设立专属的圆梦、助力基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资格认证考试、各类竞赛、出国出境研修等活动进行经济资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校内组织专家教授、青年教师、优秀学生等开展公益讲座,与定点校外机构进行公益性授课合作,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外语、竞赛、考证等拓展性学习的指导。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高校资助管理部门要主动争取科研部门、教务部门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科创实践项目的激励与保障政策,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辅导,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想参与、能参与、有收获。此外,要拓展社会企业资助内容,探索将校企联合研发创新实践项目作为社会发展型资助的形式之一,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创新实践中获报酬、长才干。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要在现有政策体系下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给予其资金政策保障以及创新创业指导。同时,积极联动校友资源和社会支持,邀请创业校友榜样、资深创客来校分享创业故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精准把脉,帮助他们找准并走好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高校要形成分阶段、成系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在入学之初及低年级学段,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与定位,从个人理想、家庭所需、行业机遇、国家发展等方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在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有所进展的阶段,高校要积极拓展和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和创造更多与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实践岗位。在高年级学段,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职业素养专题培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在简历制作、面试表达、求职渠道等方面存在弱势,高校要通过“求职训练营”、“一对一”就业帮扶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齐短板,打好求职就业、职业发展这场硬仗。

4.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资助育人新格局

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资助育人”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要不断扩大影响、凝聚合力,注重建设资助育人品牌,营造校园内资助育人的文化氛围,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新格局。首先,要打造一支配置齐全、能力过硬的资助工作队伍。高校要从制度层面严格资助工作的选人、用人,按照教育部要求的“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规模1∶2500的比例”配齐、配好专职的学生资助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培训、业务技能实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要鼓励更多专任教师师和其他管理人员加入资助育人队伍,充实关心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育人力量。在专职资助管理部门人员之外,还可以打造两支队伍:一是资助教师队伍,为他们提供专业化培训和理论研究平台,建立资助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树立资助育人的教师典型,等等;二是资助学生团队,培养一批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勤工助学、爱心助学的学生团队。其次,要在资助工作的全过程着力打造育人品牌。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打造榜样育人活动品牌,以模范的力量引领广大学生争先创优、不断奋进;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和励志、自强模范评选等环节,打造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活动品牌,引导学生勇于担当、感恩社会、发愤图强;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环节,打造诚信教育、金融常识教育、预防诈骗教育活动品牌,培养学生诚信和勤俭美德;在勤工助学环节,打造勤助文化与劳动教育活动品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立自强精神;在节日、寒冬、返乡等特殊时间节点,打造资助暖心活动品牌,用应时应景的关心关爱,让友爱温暖的氛围充盈校园。再次,要推动资助育人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组织等其他育人工作的有机协同,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5] 只有形成全方位的资助育人合力,才能将内容单一、受众局限的资助育人活动、项目往纵深挖掘、向普惠开拓,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诚信感恩、自立自强、友爱互助的资助育人文化氛围,引领更多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塑造优秀品格。

 

 

参考文献:

[1][5]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

[2]邓伟志.社会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443.

[3]王娜.实现高校精准资助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7).

[4]李玉荣“主题定向式”资助育人模式的实践. 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唐志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