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2-18
    东北师范大学构建“五益”资助育人模式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这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明确了资助以育人为最终目标这一理念。东北师大在坚持和完善“双线资助”模式基础上,结合资助工作特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点,瞄准家庭...[查看更多]

  • 201512-18
    经济为基 “发展”育人——西南财经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全方位支持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政策,强化资助育人效果,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发展型资助”理念为指导,在确保经济资助的同时,构建学校支持、朋辈支持及自我支持为一体的全方位支持平台,旨在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查看更多]

  • 201506-29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强化资助服务实效——吉林大学强化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

    目前,大学生网民数量逐年攀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吉林大学早在2000年,便以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高效有序、资助信息的实时共享、资助成果的及时反馈为目标,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理念,逐步实现从管理信息化向服务、教育信息化的转变。学校...[查看更多]

  • 201504-28
    东北师范大学构建“按需助学”体系力促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东北师范大学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构建按需助学体系,全方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通过资助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科学认定困难学生,有效确保按需助学起点公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制约全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瓶颈...[查看更多]

  • 201504-28
    经济帮扶强底气,素质提升促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勤工助学工作育人成效显...

    2015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布“关于鼓励在校研究生到校机关挂职锻炼岗位的通知”,拉开了新的一年勤工助学岗位双选的序幕。多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勤工助学为重要育人载体,通过多样性的岗位开发,公开化的岗位竞争,自主化的岗位管理,为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查看更多]

  • 201501-05
    河南省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学生资助宣传

    2014年,河南省把学生资助工作纳入省委教育宣传的重点和省教育厅宣传工作重点,建立资助宣传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广泛、持续开展资助宣传,使学生资助这一惠民工程深入人心,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资助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具体做...[查看更多]

  • 201501-05
    东北师范大学开通“微心愿”助学平台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开通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需资助平台——“微心愿”助学平台。 “微心愿”助学平台是东北师范大学为资助对象打造的按需助学新模式,是常规资助的补充,它给学生提供更个性、更有人情味的资助。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校友自愿帮助学生达成“微心愿”,使其感...[查看更多]

  • 201410-29
    构建“六级联动”育人体系,资助与育人协同发展——北京市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

    育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更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北京市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确保保障型资助,实施发展型资助,坚持资助与育人协同发展,将资助工作融入教育工作全过程。经过近年来的创新实践,逐渐探索构建了“六级联动”资助育人体系,从探索规律、心理疏导、...[查看更多]

  • 201405-14
    东南大学构筑“五位一体”资助帮扶体系提升资助工作成效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东南大学总结多年学生资助工作的经验不断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积极构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就业指导、法律援助”五位一体...[查看更多]

  • 201307-19
    西南交通大学经验交流材料:坚持三项原则 认真做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

    西南交通大学交流材料(20130605).zip (2.92 M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