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1. 政府资助。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
2. 幼儿园资助。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
3. 社会资助。各地建立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捐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二、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
1. 免学杂费。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2. 免费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3. 寄宿生生活补助。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
4. 营养改善计划。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地方因地制宜实施营养餐地方试点。
三、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地方政府资助项目为主,学校资助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1. 免学杂费。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标准予以补助。
2. 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3. 地方政府资助。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专项免费等政策。
4. 学校资助。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
5. 社会资助。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