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亲社会行为视角的分析 李春玲1,高云浩2,邬娜3 (1.新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3.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从...[查看更多]
钱俊1,2,赵建梅1 (1.新疆师范大学;2.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德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是助推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德国政府为确保教育公平,形成了具有资助环境法制化、资助体系多元化和资助督查规范化等鲜明特色的高校学生资助...[查看更多]
徐墨1,华永宁2 (1.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华中农业大学财务与资产管理部) 【摘要】教育经费配置效率和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作为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资助经费具有体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易引发社会舆论,因而加强对学生...[查看更多]
韩霞1,韩学影2,杨明一3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学生资助是保障教育公平、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资助育人是学生资助的落脚点。以北京、上海、...[查看更多]
林子晖1,张中玉2 (1.北京外国语大学财务处;2.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摘要】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目标已由“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单一维度,向经济保障与资助育人融合方向延伸。本研究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系统探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查看更多]
杨永磊,郭兆云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新挑战,要求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质态,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和共同富裕。实现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关键在于守住托举底线、锚定赋...[查看更多]
——基于南宁市认定指标体标的调查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梁学毅 【摘要】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各地强化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工作。南宁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着力解决认定标准不统一、流程欠透明、操作欠规范及部门信息壁垒等...[查看更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入学适应研究——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大一新生的调查 张晓京 张作宾 刘广昕 摘要:大学第一年是大学生发展关键性的一年,关注新生的入学适应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其他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查看更多]
[摘 要]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促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明确从“打赢” 向“打好”、从“单打一”向“组合拳”、从“传统”向“智慧”、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查看更多]
一、创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预警机制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推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预警机制,改变了只有学生主动申请学校才能发现并给予帮助的传统助困模式,通过对学生消费情况等校园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实现了主动发现、主动帮扶的精准资助模式。家庭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