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央部门 > 正文

教育部2011年第5次新闻通气会文字实录介绍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时间: 2012-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续梅:各位嘉宾、各位记者,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接着召开第5场新闻通气会,前面4场分别是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包括昨天职业教育,给了大家一个新的视角就是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为大家介绍了从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后半年多的时间,一些工作的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效。昨天我在湖北出差,也听到省里领导、几位高校领导都在说这样一句话,大家都感觉到现在教育领域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是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继去年七月份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前不久在集体学习的时候再一次围绕教育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各个部门,也包括教育部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地方上也都在积极落实。像湖北告诉我说,他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都已经动起来了,大家感觉是一种非常生动的局面,教育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气象。

  说到人民群众对教育最关注的问题,我想如果做一个调查的话,可能从宏观来讲,大家会最关注教育公平的问题,一方面是涉及到我们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要缩小教育的差距,包括城乡的差距,包括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公平的一个含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育规划纲要》当中,对资助政策也有明确的要求,围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专门有一段论述,我想大家都看到了。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经过各部门的努力,资助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我给大家一个数据,目前,我国每年资助的学生达到了1.8亿。资助的经费在2003年的时候是18个亿,到2010年达到510亿,这个数据是成几十倍的增长。另外,我想最突出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就是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体系,大家知道,去年秋季的时候,就是20109月份的时候,有关资助的政策陆续有几个出台,比如说我们专门设立了普通高中助学金,这是原来没有的,普通高中学生当中占总数的20%的学生能够获得奖学金。中职免学费的政策也已经从涉农专业、农村经济困难学生扩展到城市低保学生。高校助学金去年9月份的时候是从每个人每年的2000块钱提高到了3000元的标准。再有,国务院在去年下半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当中,也是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标志着我们资助政策已经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这是我们一个突出的标志性成就。

  今天的通气会我们就围绕资助工作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很高兴我们今天请到了几位嘉宾,有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光明同志、马建斌副主任。还有几位是来自高校和省级资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有中国矿业大学的邹放鸣书记、还有曹德欣副书记、北京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杨爱民主任、安徽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朱彤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常军胜主任。下面请张光明介绍2010年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展情况。

  张光明:谢谢主持人,首先欢迎各位新闻媒体的同事,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学生资助工作。前一段总书记讲话中重点谈到了教育,其中讲到了教育涉及到国家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教育本身既是国际也是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上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一项神圣而光明的事业。教育公平是我们国家基本的一项教育制度,教育公平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为国家发展、社会的公平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刚才续梅同志讲,我们国家最近几年连续出台学生资助的制度,不断扩大资助范围,也不断加强学生资助的工作力度。所以,我想这几年学生资助工作成就还是比较显著的。下面,我重点讲2010年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成效。

  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力推动落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生资助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10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部委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工作部署,不断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资助标准,从制度上基本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或辍学”。2010年,国家研究出台了四项新的资助政策。

  一是建立了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将高校国家助学金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有效缓解了物价上涨给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建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20%,平均资助标准为年生均1500元。普通高中国家资助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基本健全从小学至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三是进一步扩大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从2009年秋季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惠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纳入免学费政策范围,吸引更多学生和社会青年接受职业教育。

  四是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从2010年秋季开始,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人每天提高1元,年生均补助标准小学由500元提高到750元,初中由750元提高到1000元,进一步减轻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经济负担,也帮助这些寄宿生改善了营养状况。

  以上四项政策就是为了《教育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的精神,是我们在全教会以后贯彻纲要出台最迅速、最快的并且最直接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四项政策。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国家助学贷款突破“双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主角”。2010年年度国家助学贷款人数和金额分别突破100万人和1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10年国家助学贷款获得贷款学生人数达到113.84万人,较2009年增长11.6%;新增贷款金额114.89亿元,较2009年增长32%。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已成为地方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模式。201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占当年全部贷款人数的70.8%,贷款金额占当年全部贷款金额的65.7%。这几年各地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增长速度比较快,特别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是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36157名毕业生获得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补偿和代偿金额为5.55亿元;中央部门高校共有10650名毕业生获得了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金额为6542万元。这是两项针对毕业生的学生资助政策,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到部队服兵役,还有一个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国家给予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三是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顺利实施。2010年,国家奖助学金共奖励资助全国高校学生499万人次,国家财政共投入14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86.3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4.7亿元。这里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是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四是高校新生“绿色通道”制度落实到位。2010年秋季学期,全国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新生为60.9万人,占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38.8%,占报到新生总数的9.7%。连续几年,教育部发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在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都要建立“绿色通道”,一定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特困生不因为经济困难无法入学,所以每年“绿色通道”制度得到了很好地落实,从数据上看,没有新生因为经济困难无法入学。确保学生入学后,学校再根据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有关规定给予各种形式的资助和补助。

  三、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中职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惠及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至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学生人数由2009年的426万人增加至440万人,约占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2%,免学费金额约8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3.2 亿元。这就是刚才说的2009年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给予免学费政策,2010年秋季又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中等职业学校获得免学费的学生人数和比例都在扩大。

  二是中职国家助学金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助学金发放工作逐步规范。针对个别学校套取中职国家助学金等违纪违规行为,2010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不断完善中职学生学籍和资助管理制度,积极推行中职学生资助专用银行卡和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组织开展了中职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全国大检查,有效推动了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不断规范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与管理工作。2010年,全国共有1136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达 1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 80.52 亿元。

  四、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普通高中学生资助纳入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10年秋季学期,国家新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当年惠及482万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金额约4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2.56亿元。大家知道,近年来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新的资助政策不断出台,从去年秋季开始,国家又出台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这项政策实施以后,从政策体系来说,整个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已经覆盖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

  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1495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其中中西部地区补助人数达1228万人,较2009年增加108万人,中央下达补助资金57.1亿元,较2009年增加了18.5亿元。这里既扩大了资助面,还扩大了资助标准,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从每年人均500元涨到750元,初中生从750元增加到1000元。

  三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免费教科书工作落实到位。2010年,在免除全国1.5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基础上,国家向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国家教科书,惠及1.35亿学生,受助学生比例(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超过87%。国家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后,在2008年接着又开始在城市免除学杂费,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们国家真正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政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甚至更大的范围来说,在教育公平层面上,给予了关心和大力支持,在社会舆论引导和促进各地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中都做出了很大地贡献。在此,我代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大家表示感谢,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续梅:谢谢张主任,听了张主任的介绍,我想大家也能感受到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以后,围绕完善资助政策,是快节奏的,一个陆陆续续出台了四项新的资助政策,一方面标志着我国资助政策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覆盖,同时也是在制度上能够确保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不起学或者辍学这样一个承诺能够落到实处。今天请到四位高校和地方资助部门的负责同志,应该说他们的做法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首先请矿大的邹放鸣书记介绍他们学校以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政策为载体,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部队入伍的有关情况。

  邹放鸣:尊敬的张主任、续主任,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中国矿业大学长期服务于煤炭行业,我们坚持以国家代偿政策为有力杠杆,引导毕业生走基层成才之路。五年来,学校本科生中共有19147人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占同期毕业生人数的67.65%。其中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9351人,占毕业生总数33.04%;参军入伍的有15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54%;其中有1124名学生办理了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代偿金额达1950万元。

  由于资助政策的效应不断发挥,所以主动选择到西部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2010年,我们学校也被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评为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我们主要的做法有两点:

  第一,坚持思想导向和政策导向的有机统一,努力在学生当中强化六种意识。为了鼓励和倡导青年学生走基层平台之路,近几年来国家实行了以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为主要内容的代偿资助政策,这项重要的政策既体现了国家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关怀,也包含着国家对年轻一代走正确的成才之路的深情期待。育人为本是这项政策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在落实这项政策的过程中,坚持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又在思想上引导和培育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注重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突出正确的思想导向,努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六种意识,也就是爱国敬业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感恩奉献意识和基层成才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了解基层,激发学生服务国家、献身事业,走基层成才之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09612,我校有30名即将赴西部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给温总理写信,表达他们投身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决心。621,温总理亲笔回信,勉励广大同学“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那里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奋斗”,温总理的回信在我们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学校毕业生去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也使得我们代偿资助工作更好地彰显了育人的基本导向,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

  第二,坚持教育引导和关心服务密切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和部队建功立业。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学生资助体系,为学校引导学生走基层成才之路创造了很好的客观条件。我们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做到了应助尽助、全面覆盖。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组数字,我校本科生接近27000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概接近6400人,经济困难学生程度不一样,占所有本科生大约24%。这些年,国家、学校、社会分别每年以各种名义发给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资助和奖励,总数加起来超过700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2351万元,学校的奖励1103万元,覆盖40%的学生。另外,学校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学费减免、补贴补助共868万元,学校勤工助学专项资金每年500万元,再加上企业和社会的奖助学金142万元,还有国家助学贷款,2010年续放贷款1800万元,新放和生源地贷款也超过1000多万元。这些年,我们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对学生的资助工作还是感到欣慰的。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坚持多措并举,做到资助与励志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且懂得感恩,自觉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用自己所学的专长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在认真落实国家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政策基础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学校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激励机制。包括我们学校每年自筹100多万元经费设立专业奖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到基层就业。对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服务计划的毕业生实行奖励,同时还评选表彰志在四方的优秀毕业生。

  二是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引导广大毕业生走向基层。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去年邀请企业和有突出成就的校友为毕业生作专题报告达30多场,并且组织了1000多名毕业生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去进行考察和实习。

  三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各种吸引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包括为毕业生提供安家费,特殊补贴,代缴所欠学费,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等等,都收到了良好效果。所以,在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广大毕业生踊跃投身西部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的喜人局面。

  四是强化国防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报效国家。学校与有关部队建立了密切的共建关系,我们还深入部队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帮助部队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同时认真做好大学生入伍以及预征工作,每年组织教师到部队看望参军学生。从多年的情况看,我校参军学生总体有100多人,他们发展都很好,绝大部分在部队服役期间入党,多人立功,并且受到嘉奖,出现了一批在部队当中成长很好的先进典型。

  所以,我们坚信,随着国家资助政策,包括国家代偿资助政策的深入落实,走基层成才之路,到基层建功立业必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的共同追求。谢谢大家。

  续梅:谢谢邹书记,刚才邹书记介绍矿大在5年来的时间里面有67%的学生能够到基层就业,33%的学生能够到中西部基层去就业。在五年当中,还有153个学生参军入伍,我想这一组数据表明了在促进学生到基层就业工作当中,学校充分发挥了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下面,请北大的杨爱民主任介绍北大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向专业化、精致化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

  杨爱民: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续主任、张主任刚才介绍了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新成效、新进展和新突破,令人鼓舞,也让我感觉催人奋进,特别是矿业大学的书记在学费补偿贷款和代偿各方面的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教育部、北京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落实学校要求,以国家新资助政策为契机,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资助中心为方向,积极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精致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资助育人成效。

  一、强化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2006年初,北京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学生资助中心,以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背景、专项经费,搭建平台直接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展示图片)

  ――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到讲科学、求实效。在多元服务的资助资金投入体系上,我们重点完善资助管理运行机制,完善跟踪和评估制度,及时跟踪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动,实施动态管理,对资助项目进行全程评估,落实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我们的制度建设在应急资助中发挥了作用。(展示图片:这是我们去年为在去的学生提早开通绿色通道的时候,米书记在给提早报到一位新生发放爱心礼包,这位学生拿到礼包以后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在队伍建设方面做到“三引进、五加强”。

  “三引进”就是指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引进学生资助高级顾问,为了符合资助工作需求,引进专业背景人员,为了完善资助资金管理引进派驻会计。目前学生资助中心共有10名工作人员。(展示图片:这是在去年北京大学获得全国学生资助单位学校的领导来慰问我们中心员工,跟员工一起合影留念。)

  “五加强”就是针对目前中心队伍比较年轻的特点,加强政策学习,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业务培训,探索资助工作人员考核上岗机制,加强体验式学习,开展国内外的交流,选派员工交流锻炼,加强表彰激励,实现了校级表彰制度化,近期我们还在中心内部开设了创先争优岗。

  ――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到三个信息化,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资助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和资助信息发布的信息化。

  二、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精致化发展的实施主体。学生资助中心实施绿色成长方案,适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从学生入学、在校到毕业提供经济支持、精神关爱、能力锻炼等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努力从资金资助型向全方位帮助型转变。(展示图片:这张照片有些朋友是比较熟悉的,这是北大中文系2006级学生在北大四年生活的经历,这是大一的时候她在绿色通道拿到了学校送给他的爱心礼包,这是在大二的时候她在一项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跟我们闵书记汇报她的学习情况,大三的时候她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受到了表彰,这是闵书记跟她见面,鼓励她的情景,这是她毕业的时候学校的领导跟他一起合影,她现在正在北大读研究生,这是她的一个小故事。)

  2010年,北京大学发放各类资助资金的总额达到3900万元,全面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实现了应助尽助。

  按照纲要精神,学生资助中心努力做到统筹资源,尊重需求,因材施教,个性服务,综合激励,统筹资源。

  ――统筹资源。通过“燕园领航”计划,广泛邀请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领航老师队伍中,辅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积极联络地方资助管理部门,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生入学前困难等方面得到了当地资助管理部门积极的帮助。

  ――尊重需求。资助模式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去年我们探索性地调整了助学金项目的服务模式,为学生量身订做个性化的绿色成长方案,由学生资助中心直接面向学生提供指导与服务,确保了资金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发放。

  ――因材施教。针对新生,拓展绿色通道的育人功能和含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铺设绿色成才大道。学校的领导每年都亲临绿色通道,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让同学们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到学校的关心与温暖。(展示图片:这是一个2010级的藏族学生在绿色通道上见到了学校的领导,非常激动,给领导敬献哈达。)针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燕园春雨”计划,针对女生实施“彩虹工程”,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的生活,更好地成长。

  ――个性服务,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聘请领航老师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我们学校周校长知道我们这个项目之后,欣然担任了我们“燕园领航”项目的领航老师。(展示图片:这是他在受聘做燕园领航老师的时候跟他指导的学生在交流。)

  ――综合激励,通过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奖励和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通过“公益之星”评选和“温馨家园”计划,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图片展示:这是06级同学们获得“公益之星”称号之后,邀请张书记在他们毕业前合影留念,这是他们簇拥在学校领导旁边一起合影留念的场景。

  所有的受助学生组成了学生服务总队,在资助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公益服务、能力建设、温馨家园、优才拓展等项目,真情回报社会,塑造精彩人生。今年的元旦前夕,张彦副书记、副校长专门接见学生服务总队队员,鼓励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青年。

  三、育人成效不断提升。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资助效果的评估报告,在近期出的资助效果评估报告显示,北京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少同学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特别是受益于新资助政策的2007级的同学们中有52.8%的人通过保研的方式继续在北大读研究生,在这些同学中有大家熟悉的优秀典型。(展示书:我带了一本书,叫《我心所依》,这本书记录了这几年在新资助政策实施以后他们健康成长的感受。)

  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少优秀受助同学毕业后踊跃投入到资助工作或公益工作中。在校拿到资助的农村学生也经常主动要求返乡开展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展示图片:去年这些同学们在暑假的时候来到农村开展一个名为“农家书屋”的项目,这是他们通过“农家书屋”项目给农村朋友们进行服务的场景。)(展示礼物:我今天还带了一个礼物,这是几年前新资助政策实施后,北大的一个女生,带了一支纸折的康乃馨到我们资助中心,表达她对国家政策和我们工作的感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各方面的帮助和关心下,不仅非常放心、舒心、开心,现在还充满了上进心。以上所取得的这样一些资助政策成效,我们一直通过校内外媒体,运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加以宣传。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期间,我们学生服务总队的同学还回到家乡进行宣讲资助政策,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展示:我带来了一张当地高中给我们寄回来的一张资助政策宣讲的反馈表,当地高中校长评价说“成才不忘母校,返校期间宣讲资助政策,让更多同学了解资助政策,保障在大学期间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今年,我们还要到革命老区开展资助政策“红色宣讲”,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90周年。

  去年12月,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校师生深感振奋。(展示图片:这是袁部长等部领导授牌时的情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领导在近些年也非常关心北京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常来到校园里慰问同学,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直接传达给同学们。(展示图片:这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张主任、马主任亲切地跟北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以专业化学生资助机构和队伍为保障,进一步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积极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精致化发展,努力做好这项比太阳更有光辉的事业。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北京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续梅:谢谢杨主任,刚才杨主任介绍了以后,我突出的一个感受,落实好国家这么好的资助政策,必须还要有专业化的资助机构和队伍,要有周到、精细的服务,我想北大在这方面应该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杨主任还特意带来了学生送给资助中心的一支花,我想这也体现了受到资助学生的一种感恩的心理,这些学生有这种感恩之心,将来走上社会以后,他们就会以这样一种心理来回报社会,回报我们的国家。下面请安徽省朱彤主任介绍安徽省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情况。

  朱彤: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来自中部省份安徽,首先,借此机会,我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向各位报告一下安徽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我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成效显著。

  20075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决策,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省教育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将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安徽省已基本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费减免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007年以来,我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奖助学金资助力度大、范围广。全省高校学生累计73.5万人次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共16.7亿元。二是助学贷款已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展势头良好。全省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8.4万人,金额15.4亿元,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7.8万人,金额10.1亿元。三是高校校内资助力度不减。校内资助达到178.7万人次,资助金额5.1亿元。

  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明显改善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生活状况,使得他们能够正常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了“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受到人民群众普遍好评。

  二、2010年我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010年,是我省高校学生资助力度最大的一年。全省有1250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金额1000万元;有25335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金额12667.5万元;国家助学金发放金额44417.9万元,其中春季学期168626人,秋季学期183702人;发放助学贷款10万人,金额5.7亿元。为了保证资助工作认定准确、程序公正、结果公平、发放及时,我省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大力宣传资助政策,坚持寓教于助。我们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及网站等各种媒体和新闻发布会、在线咨询、印发宣传册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资助政策宣传,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与此同时,我们重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全省高校学生“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主题演讲比赛,广大受助学生踊跃参加,以切身感受讴歌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关心关爱,抒发感恩报效之情。

  2.强化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资助工作群众满意度。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每年组织专项考核,考核对象分别为高校和市级政府,考核工作由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发出通报,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人民群众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010调查满意度为89.05%,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得到群众的充分肯定。

  3.加强合作和协调,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省政府成立分管省长担任组长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协调领导小组,政府金融办、省教育、财政、银监、人民银行以及有关金融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省教育厅与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建立了定期会商、人员培训、业务咨询、工作考核等有效工作机制。通过有效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

  当前,《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颁布,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解放思想,大力创新,把教育公平落实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续梅:谢谢。我们看到安徽省在扎扎实实落实好资助政策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很实的举措。下面请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常主任介绍广西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进展情况。

  常军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们,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介绍广西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广西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目前总人口大概5100万。广西是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面比较大的人口大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不仅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从维护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中职学生资助工作。随着全国新的资助政策实施,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做出重大决策,从2008年起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使广西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办学规模有了大幅度增加,办学质量和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目前,广西是全国唯一一个与教育部共建的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六个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广西在贯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出台新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扩大资助覆盖面。

  1.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自治区财政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农业、林业、水产、地质、矿产、卫生和演艺等难以通过顶岗实习取得报酬的全日制在校中职学生在其实习年度继续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费补助。

  2.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国家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库区移民子女、扶贫异地安置家庭子女、城镇低保人员家庭子女、退伍士兵、国办福利机构大龄孤儿等五类特定人员,以及在我区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全部学生给予免除学费。

  3.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自治区人民政府中等职业教育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中职学生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

  4.为确保中央要求地方配套的20%的中职资助经费真正得到落实,广西全部由自治区本级和市级财政承担配套经费,没有让县级财政出一分钱,市级财政承担的比例也非常小。自治区直属中职学校、县级中职学校以及市级中职学校招收城区以外农村户籍学生所需资助经费的地方配套经费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其他由市级财政承担。

  二、多渠道加强监管,确保资助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

  (一).2008年起,每年都将中职学生资助项目列入当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

  (二).加强学生资助资金发放感觉,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

  1.实行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两个禁止”。一是禁止直接通过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