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 > 正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道传承,资育同行

发布时间: 2024-0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6-27 【大】 【中】 【小】 访问量:

资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改革中的重要命题,是深化资助育人高质量体系、推进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超星智慧系统,积极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数智”化发展,让受助学生生活有保障、学习有动力、发展有平台

一、 数据赋能学生资助,助力精准思政扶志育人

根据国家和吉林省关于数字化高校建设的要求,学校依托超星学习通打造“智慧学工”系统,将“奖、贷、助、勤、补、免、偿”七位一体资助全部数字化,所有奖助项目均通过线上进行通知、申请、审核、公示、提问、反馈,实现“全校一张网”“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路”的“数智化”工作格局。

一是完善指标体系,实现客观分级。通过入学时对学生基本信息的采集,学校建立全校学生动态信息库并每学期及时更新。结合个体情况,学校搭建科学的扶助认定模型,根据生源地的经济水平、学生家庭收入水平等指标制定数字化的认定标准并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基础信息和消费水平进行分析,形成相应的数字画像,对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应助尽助,确保学生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另外,在国家、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资助格局下,系统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时对资助项目进行调整,截20244月,各类奖助项目18项,覆盖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698名,让每个需要帮助的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切实受益。

 

 

二是一键学生画像,助力精准思政。“智慧学工”系统中,思政工作者能够全方位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入学以来的受助情况、家访情况、学习成绩、评奖评优、出勤、心理状况和第二课堂、学习成长共同体等校园活动参与情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为实施更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极大便利。通过以上功能,有效避免骗助讹助现象,降低舆情风险。在学生毕业离校、受资助等时间节点将精准受助画像与诚信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相结合,增强资助育人“启智润心”的效果。

 

二、丰富立德树人载体,联动三全育人多元平台

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育人要求高校统筹全方位、各领域的力量与资源,以资助的形式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依托“智慧学工”系统,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将学生资助工作与各部门和各项工作形成有机联动,结合中医类高校特色,激发资助扶志更大的社会效应。

 

一是“智慧学工”与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相结合。每周三下午进驻学生社区,集中处理学生在线上完成的各类申请,如暖心饭卡发放、奖助学金 领签和勤工助学、奖助学金、医保咨询等,为基层学院和辅导员减负。

二是“智慧学工”与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相结合。20244月,学校共有7个辅导员工作室(含1个国家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其中“杏好有你”资助育人辅导员工作室通过“智慧学工”系统与各个工作室进行联动,开展辅导员沙龙、资助育人专题沙龙5次,切实提升辅导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三是“智慧学工”与后勤保障部门联合。针对特困学生群体,学生工作处联合后勤保障部门在系统开通暖心饭卡模块,在校特困学生均可申领,饭卡在校内食堂可抵15元,每周每人限领一张。通过系统,学校可随时掌握饭卡发放情况。截20244月,得到暖心饭卡资助的学生已达到500余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75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