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受助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深度挖掘艺术表达在情绪疗愈领域的积极效能,5月27日至2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在两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为受资助学生群体举办了“心灵之绘·情绪疗愈”绘画疗愈团体辅导活动。本次活动由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工办主任王鹤媛担任活动带领人,以绘画与手作这一独特形式,引领同学们在缤纷色彩与创意实践中舒缓压力、实现心灵的成长蜕变。
本次团辅以“让画笔代替言语,让色彩承载情感”为核心理念,借助四个环环相扣的特色环节,搭建起一座通往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桥梁,引导他们勇敢地敞开心扉。活动伊始,设置了别具一格的开场环节。同学们通过分享“若用一种美食代表此刻的自己,会是什么”这一话题,以此相互认识。
在绘画创作环节,一场沉浸式艺术之旅缓缓拉开帷幕。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同学们闭上双眼,用心聆听旋律,随后拿起6色水彩笔,从简单的点、线条开始自由创作。在灵感的迸发中,两人交叉共创环节打破个人创作边界,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最后,每位同学独立完善作品并郑重署名,于音乐与色彩交融的奇妙世界里,尽情释放内心深处的情绪。
轮转画环节则将互动与创作巧妙结合。画纸在同学们手中流转,每个人都为这幅集体作品添上独特的一笔。创作完成后,大家共同为合成画赋予名字,并写下“我看见…… 我听见…… 我闻见…… 我感恩……”的感悟,在自主表达中明确积极的情感取向,实现心灵的自我疗愈与升华。
袜子手偶创作环节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首先为手偶精心建立档案,赋予其姓名、年龄、性格等鲜活的“生命特征”。随后,运用珊瑚绒袜子、毛球等丰富多样的材料,发挥奇思妙想,精心制作手偶。大家还别出心裁地用黏土为手偶打造具有“魔法”的小礼物。完成创作后,同学们纷纷化身手偶,以手偶的身份相互打招呼、交朋友,在创意与想象的激烈碰撞中,展开深度互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此次“艺术疗愈”活动作为“心光”资助+心理双重赋能团体辅导的关键实践成果,意义深远。它不仅借助艺术疗愈这一创新形式,引导学生深度探索内心世界,有效实现情绪疗愈,更以多元支持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与此同时,活动巧妙地将心理引导与创作表达有机融合,助力学生在色彩的海洋中释放压力,重塑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供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程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