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 > 正文

北京市设立千个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留校贫困生

发布时间: 201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今年寒假,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拟通过政府出资,联合有关部门设立公益服务的勤工助学岗位形式,对留校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每个学生将获得800元勤工助学报酬。1000个勤工助学岗位分为三种,分别为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员岗位、网吧监督员岗位、文明解说员岗位。
    在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员岗位,他们将深入社区开展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促进春节期间首都燃放烟花爆竹活动安全、有序地展开;在网吧监督员岗位,市文化执法总队将组织大学生组成网吧联合巡查小组,检查和督促各网吧规范经营;在文明解说员岗位,大学生将分布在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提供讲解、导览等服务。
    北京市除了统一为留校大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外,各个学校还都为留校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不仅如此,有的学校在过年的时候还为贫困大学生发“红包”。中国地质大学今年有400多名留校生,其中28%左右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回家过年,为了能让这些贫困生过一个温暖的寒假和春节,学校特地批出15万元用以资助他们,其中包括为每位贫困生发放一个面额50元的亲情电话卡、为每位贫困生发放200元过节补助。
    对于中国人最看重的春节,学校也想到了这些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学生们。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除了免费向学生开放文体活动室、组织学生免费学习外语、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等外,还安排专门场所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年夜免费吃团圆饭。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2月7日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