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中,按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改进方法、强调落实”的工作思路,围绕资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力思考解决办法,大力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检查调研,突出四方面特色,取得良好成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一、检查范围,体现一个“全”字。宜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成两个工作专班,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一进行检查调研,半个月时间行程上千公里,共计检查10个中心学校,22所初级中学及65所小学。将检查和调研普及到每一所学校,达到检查调研对象全覆盖。
二、档案建设,强调一个“范”字。宜城市资助中心强调规范建档,杜绝出现参差不齐,档案漏缺等现象。为此,资助管理中心制定了统一的档案目录,规定了镇中心学校四项、学校九项十六条的具体档案条目,严格要求各校按照条目收集、装订,并做到专档专人管理。
三、重点调研,攻克一个“难”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落实过程中,确定资助对象是最难,也是最容易引起异议甚至争议的一个环节。对此,宜城市资助管理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调研。每到一校总是详细询问,听取各校在评审中的具体做法,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宜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量化评审表》,按照学生家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劳动力数、学生数、老人数)、房屋类型、农机具、田亩数、人均收入、电器、在校生活表现等10个方面的情况,制定具体分值,经由班级申请初评、村组代表复评、评审小组终评的三级评审后确定资助对象。《量化表》的出台,和三级评审的制定,让资助对象的确认有理、有据,公平、公正,有效攻克了难点,提高了效率,消除了矛盾。
四、检查落实,注重一个“细”字。宜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检查调研中,通过“看、听、问、访”的方式,从细节入手,真正把检查落到了实处。在看档案中,要求学校“五表统一”和“三表签名”。“五表统一”,即学生申请表、学校公示表、上报花名册、财政公示表、领款签名表上的学生要一一对应;“三表签名”,即学生申请表有村主任签名、学校公示表有评审小组签名、上报花名册有校长签名。在听汇报中,要求学校从宣传发动到现金发放的过程一一详细汇报,及时总结了经验,指出了不足,提出了建议。在问学生时,深入班级随机提问学生,询问学校是否开班会宣传资助政策,如何进行班级初评,是否进行公示。访农户时,询问是否在村组拉横幅、贴标语,是否领到足额现金。
通过检查调研,宜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一步规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认真总结了经验,解决了难点问题,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不断深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