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松滋市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行动,建立了资助工作长效机制,拓展了资助工作范围,为促进该市教育公平,教育和谐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工作总体目标
该市通过近几年资助工作实践,认为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解决学生上学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让贫困学生获得心理上的资助,使其达到启智培德的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该市结合实际确定了资助工作的总体目标: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辅以心理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二、建立长效机制
(一)建立资助模式长效机制
为了实现资助工作总体目标,该市建立了“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助学工作长效机制。一手狠抓国家和省级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一手狠抓该市资助资源的整合。该市已成立了以分管财经的副市长为会长的“松滋市资助贫困学生联合会”,具体事宜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办理。该联合会整合了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计生局、民政局、市残联、工商联等部门的资助资源,避免了一名学生多处求助、多头资助的不良现象。2010年该会共募集善款114万元,共资助各类学生468名。
(二)建立资助项目长效机制
1、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孤儿学生、特困学生,按年度给予资助。资助标准为孤儿学生每生每年1200元(小学)、1500元(初中)、1800元(高中);特困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
2、建立贫困学生数据信息库,为爱心企业、民间团体、个人提供准确的资助信息,开展结对帮扶。
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重点抓好“爱心驿站”启动工作。募集资金试点建设“爱心驿站”,设立专用亲情长途电话,购买电脑接通互联网,组织留守儿童定时与其父母进行情感交流。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沟通。参与建立留守儿童数据资料信息库、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留守儿童德育导师制、寄宿制保育式生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4、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学――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研究,为残疾学生提供指导帮助,提供学习、培训、就业服务。该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这方面已取得成功经验,受到省级好评。
5、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做好学生医保、重病救治等方面的工作。今年该市救助了4名患重病的学生。
6、广泛募集资助资金。开展常年募捐活动,向全社会公布受捐单位、电话、账号。
三、拓展工作范围
1、通过资助放大育人功能
为了不使学生资助工作仅仅停留在定对象、发资金的层面上,该市在政策宣传、资金落实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主线:通过资助放大育人的功能。在资助政策的宣传上,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落实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励志勤学、感恩教育;在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爱心教育。
2、开展“爱心牵手・共享阳光”活动
今年该市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以“爱心牵手・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捐款、征文活动,共募集捐款21万多元。征文活动由市教育局相关科室组成评审组,评选出优秀作品36篇。
3、“关爱工程”拓展工作范围
该市积极推行将学生的健康成长纳入资助工作范围。根据《湖北省义教均衡行动计划》的精神,制定了《松滋市义务教育关爱工程实施意见》,内容涉及四个部分: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的关爱、加强民生爱心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