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 > 正文

江苏省高校积极探索勤工助学新举措

发布时间: 2013-0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江苏省各高校在制度与实施上积极探索创新勤工助学新途径,取得了良好成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加大经费投入,在2012年全面上调勤工助学酬金标准,勤工助学岗位从单纯体力型劳动岗位逐步转向科研助理、教育助管和技术型等岗位。每年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在1000人以上,占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超过50%。学校要求用工单位注重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南京艺术学院在校内设立40个“勤工助学示范岗”,实行激励薪酬制,所有参加勤工助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示范岗全部公开竞聘,经过资料审核、笔试调研、现场答辩等环节,优先录用学有余力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有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通过职业精神和岗位技能培训后才能上岗。用工单位、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三自委”勤工助学督查中心按月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出勤、工作质量、遵章守纪、证件佩戴、着装等方面,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根据考核等级给予不同的勤工助学薪酬。

南京财经大学实行勤工助学轮岗制度,每年9月调整一次勤工助学岗位,用工部门预留20%左右的岗位给表现优秀的勤工助学学生,剩余岗位全部由学工处重新安排,这样既保证了用工部门的新老人员接替,又给勤工助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勤工助学学生服务满一年后,经学院及相关部门考核合格的则记1个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其中约20%的优秀学生可获得1个第二课堂活动优秀等级学分。      

盐城师范学院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经济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使勤工助学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一是搭建学业成功平台。通过“勤管之星”等专题评选引导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与勤工助学,设立“勤工助学奖学金”,在各类奖助学金申报评选中向勤工助学学生倾斜,建立勤工助学学生档案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采取帮扶措施改进成绩落后学生的学习方法。二是搭建社会化发展平台。积极开拓校外勤工助学渠道,主动与当地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完善勤工助学岗位信息发布平台,召开勤工助学校企合作双选会,邀请优秀企业家进校园。三是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专题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咨询和辅导,开放实验室、资助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品学兼优且有一技之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大学生创业坊”的经营管理。四是搭建健康成长平台。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题词的专刊《结草缘》成为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重要载体,每年年底开展“诚信 感恩 自强”主题教育活动。

江南大学创办创业报刊亭等岗位经营实体,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学生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使勤工助学资金滚动增值。经营实体实行竞争上岗,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独立性,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创新勤工助学实践基地,以勤工助学学生团队整体入驻勤工助学基地的形式,结合轮班制与组长分配制形式,保证值班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每天按时到岗。学生团队定期举办工作培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明确员工岗位职能,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基地运营盈利部分划入“江南大学勤工助学专项基金”,将“输血型资助”转向“造血型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