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 > 正文

“情暖寒门”送关怀,我为师生办实事

发布时间: 2022-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16 【大】 【中】 【小】 访问量:

西藏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始终把反分裂斗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把资助育人和教育扶贫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扶智、扶业、扶志,作为教育扶贫之根本,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成效的“检验员”,形成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助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的守边稳藏可靠接班人。

落实监管体系,创建廉洁资助。以定规矩、改不足、推事业为抓手,通过与各学院资助工作直接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层层签订资助工作廉政责任书,切实落实好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达到创建廉洁资助的目标。

认定困难学生,建立一套资助帐。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西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消费、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认定,做到帐目清晰、建档完整。2021-2022学年,学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70人。

启动救助机制,落实“应贷尽贷”的政策。积极联系经办银行和各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启动救助机制,为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减免贷款本息相关手续,减轻学生的还款压力。截止到目前,为全校145名贫困生办理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为802名学生申请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金额达800万。

挖掘育人功能,助力校风建设。争取了各类政府、社会、学校设立的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藏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等11项奖学金,受惠学生1417人次,发放金额378.2万元,主要表彰奖励在思想道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或集体。在申请和评比过程中,同学们学习了竞争、公平、诚信、感恩等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步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激励、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了资助育人的功能,为学校学风建设起着积极的影响。    

创造实践平台,改变劳动态度。鼓励享受免费教育学生、助学金获得学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公益劳动培养了同学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劳动态度起到积极作用。2021年学校为4520名学生发放了1211.046万元生活补助;评选了国家助学金、福彩助学金、宋庆龄助学金等7项助学金,受惠学生3286人次,发放金额607.8689万元;为贫困生设立了304个勤工岗位,截止到2021年底,已发放了81.0858万元岗位酬金,改善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加强感恩教育,培养一颗感恩心。学校非常关注学生诚信、自立、自强、感恩等优秀品质的培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将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在九月新生入学时,及时向新生发布“资助政策介绍”等信息,使新生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惠民政策;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座谈会、交流会、征信知识专题讲座、奖(助)学金发放仪式、表彰先进等形式等,使受助学生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学会感恩;在毕业生毕业时,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诚信讲座,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精神,及时偿还助学贷款,维护良好信用记录。

创新工作形式,做好政策宣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等载体,发布资助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感恩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学校校运动会,邀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拉萨支行等金融部门,积极宣传金融知识,受惠4000余人次。

树立优秀典型,讲好藏大学生资助故事。持续加强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全面展示资助政策落实成效,先后推送了获得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学生事迹,树立优秀典型。2021年5月4日,教育部官网和《人民日报》专版刊登了学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向虹霞同学的优秀事迹,该同学也入选了为全国本专科国家奖学金优秀代表。

加强调查研究,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全校资助工作人员深入学生群体,积极开展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规范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掌握不同学院、年级学生的受助需求和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夯实西藏大学资助育人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助力巩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