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央部属高校 > 正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发展为导向全面推动资助育人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2-05 【大】 【中】 【小】 访问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生资助政策从“保障为主”向“保障和发展并重”拓展,提升资助工作精准水平、推动资助工作信息化、强化资助工作育人导向,着力增强资助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资助突出精准适配

“用数据说话,不仅充分保护了学生个人隐私,也有效弥补了主观陈述的片面性,还体现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促进资助公正性、精准性等方面的作用。”来自2021级的受过隐形资助的徐同学说道。

近年来,学校探索建立家困生量化认定机制,持续完善隐形资助策略,升级精准资助系统,精准挖掘受助群体,推动学生资助实现特殊困难学生“免申即享”、临时困难学生“即申即享”、相对困难学生“应享尽享”。以隐性用餐补贴为例,从最初统一标准发放,到分性别、年级、受助群体,制定量化分档资助标准,使资助更加均衡科学。同时,将系统运算的隐形用餐预警线作为标准线,实时动态预警产生低于预警线的学生名单,结合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在校消费行为表现等动态调整家困生数据库,变主动申请认定为隐性帮扶,为精准资助提供了有效案例。


同时,学校坚持“大资助”工作理念,聚焦“N”困生,将资助工作与学生需求精准对接,结合学校安全稳定“十排五检”、心理健康大排查和资助工作调查问卷等,持续挖掘存在经济困难、心理压力、学业困难、成长发展困境等问题的学生。对于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资助政策组合,加以拓展资助渠道如设立新生入学教育资助项目、新增社会奖助学金等,填补学生资金空窗期。对于其他困难学生,通过发放健康补贴,在实施“FAST”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中予以倾斜支持,并辅以智能化手段智能推送个性化发展建议和针对性活动推荐等,提供定制化资助方案,为其成长护航。

二、学生评价突出数字赋能

近年来,西电紧紧围绕“德育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素质为要”四位一体的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对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指导原则,积极开展本科生教育评价改革探索,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学生评价改革落实落地。



依托电子信息系统持续完善学生成长数据中台,形成数据汇聚体系,并积极拓展基础数据应用方向,形成学生电子档案、成长趣味报告等过程评价新模式;将人才培养“四种关键能力”拓展为“十二大核心素养”并形成能力素养飞环模型,生成以“核心素养雷达图”及“五育雷达图”为核心的学生发展画像,探索增值评价;强化综合测评成绩形式由各模块加权求和变为模块评定等级,全面体现“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要求,改进结果评价;以“能力证书数智赋能”为应用,针对性开展成长需求分析并实施个性化帮扶,健全综合评价。

在实践探索中,学校学生评价研究获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评价案例获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一等奖,评价改革阶段性成果获评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

三、学生激励突出育人导向

2024年下半年,西电举办了国家奖学金答辩会暨青春人物颁奖仪式,从综合发展全面的佼佼者到踏实奋斗的身边人物,同台展示风采、分享成长故事等,给更广泛学生树立多面榜样。2024年,学校修订出台相关办法,不仅对各方面综合优秀的学子给予奖励,也改变注重成绩的评价导向,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甘于奉献、长期坚持的学生得到鼓舞,激活更广泛学生的发展内因。



“我可能是一名学业上的‘后进生’,大一时相信‘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开始疯狂摆烂,到如今大三的学业成绩明显进步,我好像还真的经历了转变。”来自2022级的“本科生青春人物”获得者胡同学说道。“我们所了解到的很多评奖评优,大部分注重成绩优先或品学兼优,已不满足当前学生多面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应充分把握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区别于以成绩论英雄的荣誉激励机制,设置一种新的激励手段,激发更广泛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踏实努力实现自我发展,于是《本科生青春人物评选办法》应运而生。”学校学生工作处负责人说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逐步建立国家奖学金、本科生校长奖、院级优秀学生、青春人物荣誉称号四级表彰激励机制,形成了多类别全覆盖、多层级网状式的学生激励体系,给同学们提供“量体裁衣”的奖励平台,营造“人人都有出彩机会”氛围,激励学生有动力有活力。为强化育人效果,学校组织各类荣誉称号获得者撰写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依托“成长在西电AI助手”开展示范引导,将故事分类整理提炼关键词,针对性推送给需要帮助的新生学子等。同时,依托学校大学生党史校史宣讲团,开展“成长在西电”主题宣讲活动,扩大示范效应,激励大家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