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的领导之下,学生处积极迅速发动各院系、各班班主任及辅导员,对受灾地区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受灾情况,并对重点关注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开展心理援助。密切关注地震受灾地区的学生,从心理、精神、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帮扶。
摸底排查,每日一报
从地震灾害发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对受灾地区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学生情况每日一报制度。经过摸底排查,有21个学院共上报220名来自灾区的学生。
跟踪重点人群,做好心理关怀
学生处密切关注地震灾害中家庭受到严重影响的同学,通过自强社、心宇社对受灾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关怀和生活帮助,实行跟踪调查,确保不出现因灾失学、因灾辍学。
5月14日中午,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联合发起倡议募捐活动,同时在募捐现场还开展了“为受难者祈福”、“为灾区同学提供心理咨询”、“为灾区伤员义务献血”等多项活动。
5月15日,举行了“守望家园,我们在一起!”的心理援助讲座,为受灾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学生心宇社也积极开展“自助、助人”灾后心灵重建活动,鼓励灾区同学对身处灾区、心灵受到巨大冲击的亲友给予精神安慰和心灵支持。
5月16日下午,学生处与学校文化科技园合作,向科技园区的企业进行募捐活动,共募集到捐款两万余元,建立了第一笔受灾地区学生助学基金,专用于资助我校受灾学生。学校也专门从奖贷基金支出十万元,用于对受灾学生的学习生活补助。学校基金会也筹措二十万元,专款用于资助受灾学生。给灾区学生的第一批慰问金已发放至学生手中。
5月20日上午,召开了地震受灾地区学生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代表学校亲切慰问家在灾区的同学。同学们表达了自己作为人大学子,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家乡亲人和祖国分忧,为家乡的重建和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全校师生积极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为支持灾区建设而时刻准备着。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赵颖老师作为心理康复援助专家志愿者,随团中央“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援助专家志愿团”前往地震重灾区四川绵竹开展心理康复援助及志愿者培训工作。社会人口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黄峥作为人民大学首名直接参与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救援的学生,于5月20日开赴四川灾区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