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组织机构到人员配备,从政策宣传到组织实施,从贷中管理到贷后跟踪,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审核通过率,确保应贷尽贷,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立体化政策宣传,务必人人知晓
为了广泛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学校通过媒体宣传、招生宣传、学生日常教育等多种渠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模式。如在学生工作部网站上开辟了“助学方舟”专栏,介绍资助政策、措施及各项资助的具体办理程序和有关注意事项,同时设立“问题与回复”专栏,在线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橱窗等,广泛宣传资助政策和相关政策措施,在各类奖助学金评选时还专门编印了《武汉理工大学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新生人手一份,便于学生了解资助政策;在招生宣传资料中突出介绍资助政策,并将资助宣传册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新生手中;在校园开放日活动现场专设资助宣传咨询点,提前向广大考生和家长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等举措,以解除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后顾之忧;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会向学生宣讲资助政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了解、适时关注学校贯彻落实资助政策的情况。
二、强化工作程序,确保应贷尽贷
学校设立了校、院、班三级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对于提出贷款需求的学生,都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学院审核、学校复审的程序,然后报送经办银行审批,确保贷款学生信息准确,确保国家助学贷款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在贷款管理过程中,在新增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续放款、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确认等重要环节都召开工作布置会议,邀请银行工作人员为师生讲解政策及工作流程,为贷款学生提供周到服务,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
三、细化操作办法,提高审核合格率
学校将贷款申请的每一步工作细化,如将贷款材料准备工作分为申请材料准备阶段、填写合同阶段、填写借据阶段、信息整理阶段,在每一阶段都有详细、明确的任务、要求及时间表,并将国贷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学院二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材料准备阶段,学校按银行要求详细规定了材料的项目、格式和具体要求,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方便银行审核。同时所有学生申请材料、合同、借据中的每一项信息都经过班级、学院审核后,再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确保学生材料完整、信息准确,大大提高了银行审核一次性通过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借据实行统一打印,以便减少学生填写错误,节省银行审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校学生国贷在经办银行的审核通过率(国贷获批学生数与申请数之比)基本稳定在100 %,受到银行好评。
四、优化一对一服务,完善贷后管理
在国家助学贷款续放工作中,对于不符合续放条件学生,实行逐一谈话,对符合条件的续放款学生一对一面签借据;在贷款毕业生还款确认时,组织毕业生一对一面签还款协议及资料确认书,让银行与学生建立起畅通的联系渠道;在毕业生离校时,学校给每一位贷款毕业生邮寄三封信,建立学校与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的联系渠道;学校还积极贯彻落实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实施办法,对于到中西部及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实行一对一服务,保证落实相关代偿政策。同时学校与经办银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了解逾期学生情况,并通过电话、邮件、QQ等多种方式提醒学生按时还款,近几年来,我校贷款学生按时还款情况良好,违约率一般在1%左右。
截至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历年累计合同金额为3.99亿元,人数为22890人,其中新机制为3.20亿元,人数为16259人;实际放款为3.23亿元,人数为22872人,其中新机制实际放款为2.47亿元,人数为16259人。目前在校生(含研究生)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人数为10689人,占比为23.59%,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1269人, 2009年新增7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