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央部属高校 > 正文

创新模式,完善流程,增强实效西南交通大学深入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走访工作

发布时间: 201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准确掌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前提。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中指出: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西南交通大学在以往的认定工作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复查,主要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审核、学生民主评议、辅导员电话核实等方式进行。为了全面落实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更公平、科学、有效地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西南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2010年暑期抽样开展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走访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不仅使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有更直接、更有效的了解,进一步扎实推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同时也开拓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使参与走访活动的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增加了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理解。

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模式。今年,西南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校团委密切合作,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走访活动。操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为专门任务申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另一种是选取合适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顺便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走访活动。通过申报及审核,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最后派出1个全部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团队赴四川省广安市开展走访工作,同时委托其余6个社会实践团队分赴河北唐山市、陕西宝鸡市、四川武胜县、四川南江县、四川南充市、四川眉山市开展走访工作,7个社会实践队在暑期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走访任务,共走访了全校13个学院33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

精心准备,完善工作流程。为了确保走访工作的效果,保障参与走访活动老师和同学的安全,西南交通大学资助管理中心对走访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精心准备,严格把关。第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料库中科学抽取走访对象,统一规划工作流程和工作表格,合理分配各走访团队工作量,保证了走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强化走访前的指导与培训。出发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召开专门的培训会,对走访活动的意义、形式、步骤、注意事项都详细讲解,同时要求每个走访团队签订走访承诺书,使参与走访活动的老师和学生有备而去,确保走访活动安全、科学、有序进行。第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指派专人负责走访活动过程中的实时联系和走访结束后的材料汇总工作,对各个走访团队的安全和进度随时关注,开学后迅速收集汇总走访的相关资料。

提供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功效。本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实地走访工作历时一个多月,不仅完成了走访的基本任务,同时给参与活动的辅导员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和机会,起到了很好的实践育人功效。参与走访活动的一共有7名辅导员老师,36名学生,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本身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活动结束后,在每个实践队撰写的走访报告中都提到,参与这次走访活动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某些被走访学生家里的困难程度有时候超过了他们的想象,也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国家资助政策的重要意义,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另外,在完成走访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学到了方案设计、人际沟通、组织协调、材料整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走访的几个地区今年面临酷暑、水灾、泥石流等恶劣的气候条件,四川的几个地区还存在交通极为不便等困难,实践队员们凭着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信念,克服各种困难,不仅调查了被走访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同时带去了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问候,密切了学校和困难家庭的联系。

宣传到位,促进诚信公德教育。新学期开学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时将各团队走访结果反馈给各学院,督促各学院进一步核实被走访学生的有关情况,要求各学院对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强调要注意保护被走访学生的隐私。在新学年开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采取适当的宣传方式将走访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宣传,使参与认定的学生都了解情况,以此引导学生知感恩、讲诚信、学自强,促进校园诚信公德教育,努力营造诚信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