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惊喜,一个拥抱,一刻交谈,一脸微笑,一份礼物……这是2015年的这个暑假,江南大学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中最真实的记忆。
提前谋划 精心准备
为进一步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保证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各项奖助措施落到实处,2015年春季学期末,江南大学便开始积极筹划暑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
首批家访线路选择了学生数量相对较多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集中的地区。学校资助中心通过公开报名,每条线路选拔了2位教师和2名学生,深入每个地区3-5户家庭进行走访。出发前,参加走访的师生通过专题培训,严格走访纪律,熟知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资助工作情况,全面掌握被走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专业未来就业前景。
家校联合 助力成才
学校一贯重视与学生家庭的积极联动,学生入学后,辅导员定期跟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在每学期末邮寄学生成绩单给学生家长,确保家、校有效沟通。此外,学校还向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学寄送喜报,及时将荣誉传递给学生所在地区,增强学生荣誉感,发挥优秀典型的榜样力量。
此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实现了学校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通过家访,学校了解到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和实际困难程度,为学校各项奖助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家长也系统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详细情况,同时感受到学校及老师们对学生的关爱和培养。
资助有方 育人见效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入开展各项学生资助工作,提高资助育人实效:将资助工作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及时修订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系列制度文件,严格规范资助工作过程的同时,优化资助项目,近50%的资助项目重点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资助工作与就业竞争力提升相结合,深化勤助模式改革,推行“学生员工”制,2014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高达98.67%;将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义工服务每年20000余个小时,3年来评选和表彰了169名年度优秀学生员工,涌现出全国和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学生典型。
本次暑期家访活动是学校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载体。正如参与本次家访实践的人文学院谢瑶同学所言,“这次活动实在是一门丰富的实践课程,是一次身心上的锻炼与教诲” 。家访让他们看到了身边鲜活的学习榜样,被这些同学的励志事迹和坚强、乐观的精神深深打动,感受到了正能量;家访让他们对困难家庭的艰辛有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父母的养育之情的感恩,对同学情谊的珍惜;家访还让他们对不同地区的社会现状有了新认识,增加了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