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依托“绿色氧吧”工作坊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尤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精细化的帮扶,利用自媒体建立网络工作坊,全面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自2013年“绿色氧吧”工作坊项目启动以来,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先后开展100多期工作坊,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其中。2015年秋季以来,17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生参加适应系列主题工作坊。
一、 聚焦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适应问题,做好起点上的帮扶
本学期开始,为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在9月15日—12月1日之间,以新生为受益主体,共召开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的主题活动十六组工作坊。学生资助中心协同院系辅导员组成了工作坊指导老师团队,包括了十余名一线优秀辅导员。指导老师根据经验和调研,围绕信心树立、梦想起步、规划发展、全面适应、诚信感恩和政策解读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坊,为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引导。
二、 专注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助力过程中的引导
院系积极开展“绿色氧吧”工作坊系列活动。院系一线辅导员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专业教育主题活动。部分院系邀请资深教授和海外回国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风范,以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开展精细化的帮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进行的帮扶,指导老师通过学生间的讨论给予科学的引导,助力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三、 依托自媒体建立网络工作坊,紧密师生线上的交流
每期主题工作坊开坊前,通过华北电力大学自强社的微信平台推送开坊信息,学生根据需求报名参加。工作坊结束后,为了实时解决学生们实际微困难和微需求,指导老师团队利用自媒体,搭建网络工作坊。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实现即时交流,倾听学生困难,解答学生思想疑惑。网络工作坊拉近了指导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加强了朋辈之间的交流,在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中建立归属感。
截至目前,2015—2016年度秋季学期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工作坊已经顺利结束,学校已形成主题鲜明、层次清晰、线上线下联动的引导帮扶体系。日后,学校将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绿色氧吧”工作坊,以工作坊为依托从细微之处做好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