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高度重视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紧密围绕资助育人内涵,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构建了以诚信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诚信明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一、将诚信教育与学生履约还款相结合
为引导学生按期履约,帮助学生明晰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及征信相关知识,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到各校区,召开2018届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现场办公会,参会学生近1700余人。办公会上播放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拍摄的以“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微电影《信用名片》。同时,还为每位学生发放《吉林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指南》等政策宣传手册。会上,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对因贷款逾期给学生本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事例进行通报,提醒学生要珍惜个人信用记录,按照还款协议要求,及时足额还款,维护好“信用”这张名片。在地学部、农学部等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申请人数较多的校区,工作人员针对政策限定的行政区域、基层单位种类、代偿金额等内容进行重点解读。
二、将诚信教育与征信知识宣传相结合
学生资助中心联合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共同举办“征信知识进校园”系列征信知识讲座,围绕“普及征信知识”、“信用的重要性”和“不良记录的严重性”等多个主题,结合实际案例,重点为学生解答了关于隐私保护、查询记录,以及不良记录的消除等热点问题。针对校园小额贷款问题,提醒同学们要提高警惕、抵制诱惑,提高风险意识,尽量从正规商业银行贷款,防止个人财产受损。通过“两微一端”,发布征信知识小贴士等系列文章,讲述诚信认知、分享诚信故事;编印《吉林大学助学贷款还款常识汇编》,发放至每一名贷款毕业生手中,让他们清楚了解还款相关事项;举办线上诚信知识问答活动,引导学生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切实提高贷款学生的契约精神和诚信履约意识。
三、将诚信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发挥“学校-校区-学院”三级资助管理体系作用,强化“学校—校区”、“校区—学院”、“学院—班级”的联动,结合校区特点和学院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举办诚信海报设计大赛、诚信主题征文、摄影大赛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校园诚信文化品牌活动,彰显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捐赠衣物、爱心义卖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将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为行动准则;通过演讲分享会、事迹报告会、学习座谈会、名家讲坛等形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不断加强活动的创新性、可行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