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央部属高校 > 正文

“资助反哺守村小,一生思源助乡村”

发布时间: 2018-0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工作重点,持续推进资助文化建设,创新构建资助育人载体,进一步培养受助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20187月中下旬,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学生事务中心按照校党委学工部和团委的总体要求,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筑梦青春、砥砺前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受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乡村,服务基层,践行“美丽乡村”公益行动。实践团在衢州常山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开展了包括国家资助宣传、钳口小学暑期夏令营、乡村社会服务、中医药社会调研、浙中医大宣传在内的五项行动。本次活动是学校“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创新之举,旨在强化育人实效,促进受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人格、向美而行,积极从“受助者”向勇担社会使命的“助人者”转变,形成良性的资助反哺体系。活动在今日浙江、杭州日报等媒体,以及中国青年志愿者、浙江省团委、浙江省学联等官微得到报道,反响热烈。

一、因同一重身份聚在一起,因同一个梦想共同担当

今年暑假,紧邻着浙江西大门常山县金钉子景区的十五里村,不止伴随着国道日渐增多的大卡车,也迎来了一群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们,为当地师资教育薄弱的希望小学——常山县钳口小学带来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支教夏令营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得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工部与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当地小学两任校长、当地村委会的热烈欢迎,在正式抵达之前已有当地近百名学生报名参加。为更好帮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暑期,实践团成员在近一个月准备时间内反复修改、认真商讨,结合专业、当地特色为学生准备了中医特色、课外拓展、文化教学、体育保健等九类课程,分设四个年级,共计160余节课时。

二、讲好中医新故事,药香萦绕三尺桌

在为期两周的支教课程中,其中一门《中医兴趣与实践》作为特色与重点课程,在当地学校要求下,结合2018年全国首套《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浙江省全覆盖的大背景,为四个年级量身打造了属于每个年龄段的课程,并结合实际操作环节进行基础把脉、认识草药、看舌诊、识穴位、贴耳豆等中医兴趣内容。

三、中医服务进基层,文艺联欢下乡村

在结束相关课程之后,实践团结合专业优势带领钳口小学的几位高年级同学组织亲近家乡、服务村民、回馈社会的医疗志愿活动,分别在十五里村路口以及小学门口设立摊位,以“中医保健,回馈社会,体现中医博大精深魅力”为服务主题,将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的心意传达给当地的村民,也为孩子们树立一个乐于助人的榜样。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给村民测量血压、测量血糖、做推拿、贴耳豆、泡制凉茶等,体现实践团感恩社会和中医药院校大医精诚的精神,也在志愿服务的交谈当中了解到当地中医医疗的普及程度与中医药发展情况。

四、探秘乡村振兴路,挖掘中药宝库地

此次实践团还联系到常山灵芝产业的“领头羊”-毛荣良会长,在毛会长带领下,同学们深入乡村,学习当地经济发展经验,并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猴头菇与灵芝种植,展开了一系列实地探访,了解常山县的中药材栽培历史与技术,并完成了《常山县特色与常见中草药图谱》的制作,为更好研究当地中医药文化助力。

调研中,农场先进的生产与发展理念,也让实践团成员受益匪浅。药材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诠释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吃得起”追随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猴头菇、灵芝的高质量产出捧出的是一个企业人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最直白的领悟。

五、国家资助伴前行,饮水思源知恩情

在公益实践过程中,为践行“学生资助政策乡村行”,做好新时代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实践团在学校资助负责老师的带领下不仅传播资助政策,也通过自身经历与行动言传身教,并在校园内留下资助宣传墙绘,绘上了“国家资助·助你飞翔”、“饮水思源·源远流长”等标语及图案。同时组织同学们现场观摩,将这种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精神传递给当地学生,共同铭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携手为美丽乡村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