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央部属高校 > 正文

爱的传承:受资助学生成为辅导员,资助育人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 2021-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19 【大】 【中】 【小】 访问量:

2009年9月,来自陕西榆林的19岁大学生王亚云,带着沉重的行李和全家人厚重的希望,从家乡赶往省城西安,步入自己的大学生涯。从村落到省会,高昂的学费和上涨的物价也曾让家里一筹莫展,幸而有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压力,同时,她也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连续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优秀生奖学金。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的她,整个大学生涯中几乎没有向家里要过钱。

2019年9月,王亚云成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第一批交通运输专业辅导员,此时距离她大学生涯的起点,整整过去了十年。十年里,她依靠国家的资助政策和自强不息的努力,坚韧不拔,成长成才。作为一名辅导员,她立志要将资助育人的爱心传承下去。

在与新生朝夕相处的了解中,王亚云发现,由于所带学生的专业特性,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等政策性生源较多,这些同学大多来自偏远地区、连片贫困县,进入大学以后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压力,还有随之而来的落差感、自卑感以及学业基础薄弱的吃力感。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近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最终认定人数占全年级认定总数的50%。

为了确保对学生状况的精准了解,王亚云根据学生登记表和家庭情况调查表一一摸排,与每一个经济困难学生促膝长谈,询问家庭情况和日常生活。王亚云通过深入宿舍、与学生一起吃饭、一起运动等方式,在日常点滴中温暖学生内心。对于家在偏远地区、长时间无法回家的学生,她通过陪伴、了解学生家乡风俗的方式,让背井离乡的孩子不感到孤单。

为了帮助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克服学业困难的“硬骨头”,她发挥自己大学工科专业的特长,将办公室变为补习室,义务给学生补习高数,她认真钻研高数课本,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在高数期末考试中,三位来自新疆、西藏的同学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育人最好的方式。王亚云时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梅花香自苦寒来”。她说,自己曾经是接受资助的学生,是国家的资助育人政策帮助自己完成学业,现在,她希望将这份爱心和动力传承下去,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国家、社会。

如今,那些受资助的学生里,已经有不少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还通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方式,深入家乡,深入社区,身体力行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爱是一种恒久传承的力量,一旦开始,就永不停歇,生生不息。资助育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