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财政部、教育部2008年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资助工作会议上的典型经验发言之(一)北京大学

发布时间: 201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5 【大】 【中】 【小】 访问量:

加强机构建设,完善资助体系,提高育人效果

――2008年中央部属高校资助工作会议上的典型经验发言

北京大学党委  张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感谢大会给予北京大学发言机会。在此,谨向大家简要汇报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情况,并与大家分享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和举措,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随着2007年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高校资助工作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仅北大一家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学生共2533人,总金额达650.6万元,国家直接投资的资金比上一年增加了三倍同时,新政策的出台,新体系的构建客观上也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将其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际工作中,我们以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为契机,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为重点,努力构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型资助与育人模式,着力提高资助育人效果,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切实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第一,以学生资助工作专门机构为枢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使学生资助中心发挥纽带作用。我校学生资助中心于2005年底成立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北京市教工委领导以及学校领导都多次到中心视察和指导工作。学校明确学生资助中心是学校从事资助工作的具体负责单位,对内对外行使机关职能。学生资助中心成立后,对上接受全国资助中心指导,对外与贷款银行合作,对内横向联系相关部门,对下指导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并努力面向学生直接提供服务,扎扎实实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得到上级部门认可,获得2007年北京市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二是要求各相关部门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发挥重要辅助支持作用。学校明确要求,财务部、教育基金会、计算中心、教务部、研究生院、燕园社区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和机构,必须在构建资助体系中切实发挥作用,除协助中心工作外,还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金和实物资助。在学校推动下,燕园社区服务中心每年开学时都向新生发放大礼包,计算中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上网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支撑作用。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作为基层学生工作单位直接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和需求,是学校资助工作的基本支柱。校党委明确要求,基层院系要切实承担责任并努力增强工作实效。由于规定了明确的任务并落实了责任,院系主动性大大提高,在落实好学校各资助项目的同时,还探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学生资助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在院系自主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

综上,在学校强力推动下,我校已建立起了以学生资助中心为纽带,以相关部门、机构为辅助,以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优化了学生资助运行机制,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

第二,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队伍建设是关键。目前,我校已建成了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形成了包括全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工作高级顾问、编制内专职人员、临时聘用专职人员、学生骨干构成的五级体系结构。其中,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其他相关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学生资助工作;高级顾问包括对外联络高级顾问、培训工作高级顾问等,负责指导学生资助中心开展好有关工作;学生资助中心学校设有独立的固定编制,编制内专职人员均为研究生学历,具有较强专业素质和技能;聘用人员和学生助理是中心的补充力量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工作。

同时,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多次专业培训班,请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助学贷款合作银行有关负责人等,对学生资助工作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以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还专门编写了一学年两期的学生资助工作手册发送有关人员,对资助工作的总体目标、有关政策、工作计划及实施步骤等进行详细说明。

二、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我校结合实际,修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与评审等十余项,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完整清晰的依据。同时,还制订并逐步完善了内部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对人员、财务、物资等方面的管理进行科学规定,确保工作运转高效、顺畅,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逐渐成型。

第二,认真开展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对国家新出台的资助政策,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发布亭、展板等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还通过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主题班会等渠道,有组织地传达国家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精神。2008年春季学期起,学校开设学生资助课堂,由资助中心专职人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讲有关资助政策和项目,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指导与咨询。

第三,建立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与跟踪制度。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立以后,每年还通过问卷调查、举办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跟踪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变动情况,定期更新档案信息,实现了动态管理。

第四,建立个性化资助与服务制度,推出绿色成长方案。紧扣“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入学状况、学习过程、毕业去向)针对“四个不同”(即针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不同经济情况)推出适合每个人情况的资助办法――“绿色成长方案”:对一年级本科新生主要给予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资助;对二年级学生适当鼓励其参加勤工助学;对三年级学生,侧重对其进行能力培养;对四年级学生,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少量的助学金资助外,还尽可能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和实习机会,使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第五,不断完善助学金评审制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助学资金。实行公示制度,使助学金评审的各环节更加透明,确保助学金评选的公开、公平与公正。20079月,成立了全校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各类各项助学金的落实。同时,学校发挥基金会和学生资助中心作用,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数十家社会团体和公司、个人合作,落实了宋庆龄中海油、红十字三全博爱数十项助学金项目。2007年,我校自筹并发放助学资金与国家投入达到11

第六,以国家助学贷款申办工作机制创新为突破,直接面向学生开展人性化服务。我校已连续两年直接向广大贷款同学提供服务,在贷款申办咨询、贷款办理等方面,大大方便了同学。2007年,协助银行为1260名学生及时发放贷款金额731万元。

第七,建立减免学费、临时困难补助以及突发灾害应急救助机制。2007年,130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同学减免学费共计56.39万元;发放各类专项和临时补助资金42.82万元。本学期开学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精神,拨付雪灾专项补助金两批总计25万元左右。

第八,建立学生资助项目评估制度,推出学生资助工作报告。我校于2007年建立学生资助项目评估制度,邀请校内外专家对资助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科学测评,以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思路。同时,就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推出年度工作报告,向校内外有关部门汇报年度工作。

第九,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专业化水平。积极向国际知名高校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就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先后完成调查报告,发表文章,提升了资助工作理论水平。

第十,建立健全会议交流制度,不断提高社会化水平。一是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性资助工作大会,总结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对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我校已于20065月举办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大会,于20075月举办了学生资助工作大会,共表彰奖励134人,总计奖励金额达14万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分别出席了两次会议。二是牵头举办北京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讨会,为兄弟高校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我校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两年牵头举办了北京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讨会。

三、积极贯彻资助育人理念,进一步彰显资助育人效果

我校成立了学生服务总队,将所有受助学生编入总队,积极实施“三育人”理念,指导学生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一,贯彻“情感化人”的理念,培养学生集体归属感。在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日,坚持开展温馨家园计划,组织学生服务总队联欢活动,并给予同学们生活补助,包括赠送学校专项助困资金购置的爱心大礼包、爱心月饼、爱心饺子等,让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进而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第二,贯彻“思想树人”的理念,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一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校内开展向环保宣传、节约能源活动,带领同学到郊区学校支教,为社区免费培训英语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二是积极举办信用论坛,每季度都会举办有关还贷问题的信用教育讲座或咨询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普及信用知识,为大家树立现代社会准则打基础

第三,贯彻“能力助人”的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施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彩虹工程关爱女生计划,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拓展计划等,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07年,我校在校内创设了学生校园治安服务队以及多媒体教室助管员等岗位,为数百位同学提供了勤工助学机会。同时,每年帮助近2000名学生获得各种校外勤工助学机会。

上述理念的贯彻落实,让学生在得到物质支持的同时还深切地感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公益意识,每年参加公益活动的学生逾万人次,还在2007年评选出北京大学首届公益之星;自立自强、诚实守纪、感恩回馈等教育增强了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例如,我校2002级本科生周莹本科毕业后去了香港,2007年,她利用其在香港学习期间积攒的资金,回到家乡吉林成立了“周莹慈善助学金”; 2007年全国大学生十大自强之星标兵余明发同学,在2007年暑假发起组建了海南省反哺行动小组,与同伴们在海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成立了“反哺爱心基金”。上述同学的事迹进一步生动反映了我校资助育人工作客观的成效。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加强学生资助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工作新思路,探求更专业的工作方法,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拔尖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