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财政部、教育部2008年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资助工作会议上的典型经验发言之(五)兰州大学

发布时间: 201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5 【大】 【中】 【小】 访问量:

济困助学 励志成才 ――兰州大学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兰州大学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源特点,农村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0%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以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资助政策,特别是国家新的资助政策实施以来,逐步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近些年学校每年自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均达到当年学费收入的10%15%,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一、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资助工作格局

针对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多、资助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兰州大学不断增加各项资助投入,加大资助力度,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增强了他们完成学业的信心。在重视经济资助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资助模式,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坚持资助活动是一种教育行为的资助工作理念

1.注重资助过程教育

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贯彻与教育相结合的主线,如坚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工作落实与诚信教育一体化,邀请经办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学生讲解贷款政策、还贷事项等方面的问题。在勤工助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不断强化受助学生的理财教育和合理消费意识。

2.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贷款资助网、“兰大助学”报、讲座、征文、漫画展等形式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责任心、自立自强等方面的教育,积极营造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为新贷款学生和毕业生进行个人征信方面的讲座、免费发放宣传册。举办“与诚信同行”演讲比赛,并编印了优秀演讲文集,成为经济困难学生现身说法和诚信感恩教育的活教材。

3.让受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对优秀受助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有组织、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如每年暑期组织“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到会宁、刘家峡水电站、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高科技场所开展暑期参观考察;组织丰田助学金受助学生参观当地丰田汽车公司营销店,学习和感受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为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组织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榆中县夏官营小学开展“手拉手”帮扶捐书活动。正如一名经济困难学生所说,这些活动使他意识到贫困学生在受到资助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去帮助别人。

4.充分发挥社团在资助教育中的主动性

学校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社团――“自强社”,通过社团活动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努力学习服务社会,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英才。通过学生社团,受助经济困难学生在社团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和姿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校园内外开展一些义务活动。“自强社”已逐步成为受助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舞台。

5.重视典型教育在资助育人中的示范性和带动作用

在全校经济困难学生中大力开展“树立典型,鼓励优秀”评选活动,通过宣传优秀经济困难学生在艰难的求学历程中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奋发进取。我校每年都对受助后拥现出来的优秀经济困难学生,或者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受助学生,将其优秀事迹编印成册,成为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教材。已先后编印了《奋斗的历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倦的飞翔――兰州大学优秀经济困难学生辑录》、《畅想明天――兰州大学“明天女大学生”风采录》等书籍。

6.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关注和帮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或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对其今后发展势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在资助工作的安排中,强调对他们的心理关注,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为其健康成长搭建舞台。

正是得益于长期以来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我校资助工作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贡献有目共睹。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竞赛、社会工作、考研、就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出了如全国自强典型人物石小东、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冷足备、2007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徐珍珍、2007年全国“自强之星”乔润陇等优秀同学,他们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校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二)坚持以保障措施的完善推动资助工作上水平

1.机制保障――健全资助工作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兰州大学一贯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注意充分运用学生工作已经非常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简称“学指委”)作为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机构,其办公室挂靠学工部;各学院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的学生工作组(简称“学工组”);形成了一个由学指委、学工部(处)、学院学工组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保证了各项资助措施全面落实。

2.制度保障―― 完善各项资助规章制度

制订、修订了《兰州大学经济困难学生确认实施细则》、《兰州大学经济困难学生管理暂行办法》、《兰州大学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兰州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并编印《兰州大学资助制度汇编》,所有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人手一册,加大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资助工作的透明度,指导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信息化保障――加强资助工作的网络建设和信息管理

建立兰州大学学生资助网页,利用资助网上开设的“资助交流”栏目,加强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 及时听取同学们对资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学校各项资助措施在广大贫困学生中的落实情况,并对反映的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对同学们思想上的问题给予及时引导和帮助。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在校期间的受助情况、奖惩情况、担任班干部情况、考研情况、就业去向等信息,实现了学生资助工作系统化动态管理。同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档案,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贷后监督和管理,引导贷款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积极与学生就业单位、学生家长联系,督促学生按时还款,并配合银行对违约学生及时在网上公布,减少借贷风险

(三)坚持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贯穿资助工作的始终

1. 严把经济困难学生确认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全年资助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我校结合当地民政部门统计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参考学生家庭所在地出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主要根据申请学生在校的日常消费情况,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对申请学生的了解,经班级民主评议,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做出判断和评价。对于个别有自卑心理等特殊情况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并采取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其真实情况,认定他的家庭经济状况。

2.严把资助项目的评定关

评定程序的科学、规范、合理是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我校每个奖助学金项目的申请条件、评定要求等内容均首先在贷款资助网上面向全校学生公布,申请资助的学生须先在班级民主评议小组中进行推选后在所在学院进行公示,学校审核由相关职能部门集体讨论通过,初选名单确定后还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二次公示,各方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受助学生名单。

3.严把奖助金的发放关

我校奖助学金的发放由学工部审核造册,财务处将资助金直接打入受助学生银行卡,受助学生签收,受助学生及时向资助人或资助单位致感谢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资助款的接收情况。奖助项目的管理和资金的发放分别由学院、学工部、财务处分工协作,确保资助金专款专用。

4.畅通资助工作的监督关

在贷款资助网开通在线交流栏目,公开贷款资助信息反馈专用电话和邮箱,广大学生或社会资助人可以及时、便捷地就我校资助工作进行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确定专人负责及时回复、解答、处理以上反馈信息。资助人或资助单位还可通过受助学生本人或其它途径对资助项目的评选和资助金的发放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二、完善资助体系,提高资助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我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国家新的资助政策为契机,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奖、贷、减、免、勤、资、补 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一)确保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生资助的主渠道

1.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担任主任的“兰州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各学院也有相应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小组,形成了一个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2.建立畅通的银校合作沟通机制。以召开定期或不定期联席会的形式,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分工负责,协调开展工作,解决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3.国家助学贷款运行良好。在老机制下,我校共有2461名经济困难学生与工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合同金额已全部发放。新的助学贷款机制实行以来,截止目前,我校累计共有7840人与经办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实际发放贷款8777.4311万元。

(二)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助学功能和励志作用。

国家奖学金是目前高校中级别最高、幅度最大的奖学金,我校将发挥其在奖优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认真做好相关评审工作。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709名学生获得此项奖学金。同时,保证校内奖学金的投入,完善评定和管理办法,奖学金体系的激励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20002007年,奖学金投入2433.4万元,40472人次获奖。

(三)畅通“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

1. 2000年起,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每年拨专款为新生中的特困生提供无息贷款,用于缴纳学杂费。同时,逐步加大力度,贷款额度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贷款面由2003年的6%扩大到2006年的18%20002007年学校共为2634名新生发放“绿色通道”贷款。

2.学校自1987年实行学生专项无息贷款制度,20002007年先后有12249人次获益。从2005年开始,学校每年又单独筹措经费为新生办理新生专项无息贷款,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报到时就可以拿到10002000元现金,解除了他们入学时的生活困难。

(四)多项减免政策为特困生分解经济压力

我校坚持给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并严格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在校表现及测评情况给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减免学费。对毕业前一次性还清、考取本校研究生以及到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艰苦行业、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对其专项无息贷款制定了相应的部分或全部减免政策。2000-2007年,我校共减免学费、专项无息贷款2706人,减免金额达875.87万元。

(五)将勤工助学作为济困育人的有效手段

学校设立了专门机构,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每月能安排上千人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同时,不断探索和尝试勤工助学新方法、新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20002007年学校投入2388万元,15000多人次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既缓解了在校期间生活费用的压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岗位锻炼和教育。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困难补助活动

1.严格用好国家助学金

2000-2007年教育部共计向兰州大学拨款1288万元用于特困学生的生活补助,学校专款专用,确保学生真正受益,140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此项补助

2.认真开展传统节日及冬季送温暖慰问活动

每年中秋,举办“中秋思圆月,佳节送温情”活动,为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发放中秋月饼和免费餐券。每年入冬,为新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过冬棉衣,送去温暖。每年元旦,为正在患病的学生发放营养品和补助医药费,并组织学校领导慰问看望患病学生。每年寒假,学校坚持关心未回家同学留校期间的生活,学校领导、老师与他们一起共进饺子宴和年夜饭,并为他们发放慰问品、节日餐券和亲情电话卡,开展形式多样的春节慰问活动,。

3.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及补助

我校一贯坚持党的民族政策,重视对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做好新疆少数民族专项补助的同时,每年在少数民族“诺尔孜节”、尔德节之际,为他们发放免费餐券,同时邀请学校相关领导与少数民族同学一起载歌载舞,共度佳节。

4. 特殊时期临时补助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突发性事件,学校专门设有专项困难补助。如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给部分南方学生家庭造成较大损失,学校及时为受灾家庭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七)积极拓展社会资助渠道

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目前,我校有丰田助学金、明天女大学生奖学金、思源奖助学金、香港海鸥助学金、镇泰助学金、新长城助学金等二十多项社会捐助项目。社会资助类奖助学金项目和金额在我校整体资助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三、适应新资助政策调整,锐意创新,推动资助工作更上新台阶

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后,受助学生比例、资助金额、范围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和完善。既帮助了经济困难学生,又鼓励优秀学生;既扩大了资助面,又提高资助强度,在广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我校及时修订了《兰州大学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和《兰州大学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制订了《兰州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细则》,细则从申请条件、评审程序、发放程序、动态管理等方面对国家新资助政策都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使校内政策与国家政策同步并更具操作性。

当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使得原先的校内奖助体系已不能完全与之相适应,学校正多方在做好基础性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校内奖助体系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修订和制定相关校内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资助制度,促进国家新资助政策与校内资助体系实现最佳的优化配置,形成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更好帮助广大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成才。

同时,我们将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向兄弟高校学习,应对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诸如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的多元性与模糊性、诚信教育的效果有待强化、贷后管理面临诸多压力等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究在资助工作不断深化、资助投入持续加大,资助体系覆盖面基本巩固的基础上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个体关怀和个性化资助的有效方法。

 

兰州大学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资助,到目前为止,做到了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相信,在业已形成的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下,在国家新资助政策的指引下,耕耘在这片爱心土地上的兰州大学学生资助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兰州大学

二八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