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聚焦精准 综合施策抓监管(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5 【大】 【中】 【小】 访问量:

多年来,我省针对中职资助工作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不同特点,探索创新、综合施策、规范管理、强化监管,有力、有效地推动了中职资助政策在我省的精准落实。

一、健全各类资助制度,让精准资助有章可循

2015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在实施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制度的基础上,免除了所有中职生的学费;2016年秋季学期起,以出台《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为标志,实现了中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全覆盖;2019,出台了《河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确立了以量化认定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思路;今年,在完善制度方面做了两个事情,一是完善和明确了特殊困难群体的范围。以我省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将建档立卡、低保、城市困难职工等家庭的子女和特困人员、因监护人见义勇为伤亡的被监护人、残疾人子女、烈士子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群体纳入教育救助范围,保障了其优先享受资助政策的权利,为各级资助管理部门开展困难学生认定和推进资助政策精准落地提供了制度支撑。二是起草了我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内容涵盖目前财政经费投入的所有资助项目,将为我省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规范化开展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目前该文件正在相关厅局运转。

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18个省辖市和155个县(市、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按要求落实了编制和经费,分别占市县总数的100%98.7%;其他规模较小的市辖区也明确了相关机构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大中小学校也都有专门工作机构或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同时,我省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的人员培训,平均每年培训基层工作人员上千人次。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资助工作体系,为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地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开发面部识别系统,实现在校生动态监管

中职监管最大的难点是中职学生全日制在校生身份的确定,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有效减轻监管难度,及时、客观、真实反映受助学生实际情况,防范虚报、冒领、套取资助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2015年我们决定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突破中职资助监管难题。经过前期在郑州市的先行试点,我省完成了河南省学生资助监管面部识别系统的研发,2016年底,由省教育厅发文要求我省中职学校全面使用面部识别监管系统,2017秋季,这套监管系统正式在我省所有中职学校中启用运行。

面部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利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率高、误判率小的技术特点,对受助学生在校情况实行动态监控,监控结果实时上传至监管系统中,再由监管系统对上传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生成监管数据。该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是,速度快,识别度高。通过使用手机快速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或认证,全校学生可同时段并发操作识别。第二是,非接触,使用更安全。整套系统组件均不存在皮肤接触的环节,避免接触式皮肤病传染。第三是,全程闭环操作,避免操作人员因素干扰。通过终端结合身份证验证集中采集新增学生特征、日常抽检由上级管理部门经手APP理,避免人为因素,使监管更客观真实。第四是,双重定位,在校和非在校一目了然。系统采取终端基站和GPS定位,学生必须在校园范围内才可以通过抽查。目前,我们运用该系统的方式是每学期连续三个月抽检,每月不定期抽检一次,一个学生每学期如果三次抽检均正常的话视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其信息与全国中职资助子系统核对无误后纳入本学期资助范围予以资助。

面部识别系统的上线改变了先前我省中职资助监管进校入班、点人头、核对身份证的传统模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对中职受助学生的动态管理,同时也规范了顶岗实习学生和校外教学点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资助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重视异常数据核查,提高资助精准度

站在强化规范管理、推动精准资助的高度,多年来,我省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发给我省的中职异常受助学生信息都极为重视,在认真分析数据基础上,找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省的信息化监管优势,制定核查方案,通过异常数据核查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监管成效,中职资助违规现象大幅减少。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第一,结合面部识别系统开展数据核查。2019年起,我省将中职异常受助学生信息核查工作和面部识别系统的抽检结合起来,要求各地各学校上报自查结果时,要和当学期最近三个月面部识别例行抽检结果一并上报。同时,要求各地资助管理部门进行异常数据的抽查和复查时,要通过面部识别系统随机对核查对象进行临时定向抽检,结合定向抽检结果和实地复查情况确定异常数据核查结果。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校自查和上级抽查的效率和准确率,也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了核查结果的公平公正。

第二,根据数据分析情况展开重点核查。我省根据全国中心下发数据涉及学生的学校层次、户籍归属、户籍属性、专业、年级、年龄等信息进行不同维度统计和分析,结合异常信息类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蛛丝马迹”,找出同类型异常信息数量大、问题突出的有关中职学校进行有的放矢地实地重点核查。过去几年里,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不少问题线索,极大地提高了核查工作的效率。比如,2017春季核查过程中,我们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一所学校整体非学龄段人数并不多,但都集中在一个县的身份证号码段,对这一线索我们进行了实地核查,发现了该校招生的不合规现象,及时取消了这部分学生的资助申请,避免了资助资金的浪费。

第三,利用核查结果强化规范管理。我省通过全面核查中职与高校、普通中小学、技工学校“学籍重复”的受助学生信息,以及核查免学费和助学金非学龄段学生是否在籍在校等工作,一方面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根据中职异常受助学生信息核查结果重新确认受助对象,对违规下拨发放的资金要予以追回,另一方面根据核查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持续规范全省资助对象的确认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不断改进我省面部识别系统及配套工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来推动精准资助的实现。

五、建立工作机制,规范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与管理

我省中职资助工作2011起逐步探索建立起了“统一办卡、集中发放、期末结算”的工作管理模式。“统一办卡”就是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的要求,确定由建设银行一家银行承担全省中职学校“中职资助卡”的制作和助学金的发放任务,通过银行反馈的专用卡使用信息对中职资助资金发放和使用进行监管。“集中发放”就是按照学校的隶属关系由财政或教育部门根据同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提供的发放清单,通过建行直接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的中职资助卡中,此举提高了资金的发放效率和精准程度。“期末结算”就是每学期末,由资助部门将实际受助人数和发放金额及时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作为安排下一期资助资金的结算依据,这种方式从资金预算安排的角度做到了精准,确保了资助资金需求能得到完全的满足。“统一办卡、集中发放、期末结算”的工作机制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省资助中心可及时了解各地、各学校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和资助资金发放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干预解决,有效防止了截留、挪用、套取资助资金现象的发生。

    六、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不断提升全省资助工作管理水平

2018,我省以全国中心资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为蓝本,分别建立了市县和省属中职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年度考核制度,从基础保障、制度建设、政策落实、日常管理、管理绩效以及资助监管、信访受理、工作创新等多个层面和角度对基层资助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形式主要包括单位自评、专家组复查和实地抽检。考核结果由省教育厅发文通报,对考核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并列入重点检查范围。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较好地发挥了“指挥棒”的功效,全面加强了资助工作监管,促进了各项资助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不断提高了全省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