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学生资助信息化典型案例——构建“五化五关五维”学生信息化精准资助模式

发布时间: 2022-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5 【大】 【中】 【小】 访问量:

案例简介:湖南科技大学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经济困难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全面部署和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改革创新,着力平台集成化,打通服务“信息关”;着力过程人性化,打通资助“精准关”;着力工作协同化,打通资助“合力关”;着力能力模块化,打通资助“育人关”;着力监督立体化,打通资助“规范关”,系统设计和有效运用“一站式”资助工作网络平台,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规范管理等五维联动机制,形成了“精准滴灌、精细服务、精心联动”、“有智慧、有温度、有内涵”的资助育人格局,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案例关键词:五化;五关;五维;一站式;资助育人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全面推进“三全育人”,以建设“幸福科大”为目标,以资助信息化为抓手,依托“一站式”资助工作网络平台,不断完善手段,优化服务,做到“精准滴灌、精细服务、精心联动”,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形成“有智慧、有温度、有内涵”的资助育人格局。2012年以来连续获评“湖南省资助研究会先进单位”,2017年荣获“湖南省资助工作百佳单位”,2020年学生校园贷款6000多万提前还款清零,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资助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资助工作通过狠抓“五化”,打通“五关”,实现“五维”,全面提升资助育人能力和水平,即着力平台集成化,打通资助“信息关”;着力过程人性化,打通资助“精准关”;着力监督立体化,打通资助“规范关”;着力工作协同化,打通资助“合力关”;着力能力模块化,打通“育人关”,从而实现“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规范管理”等“五维”联动,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二、建设方案及重点举措

(一)建设方案

1.统筹协调联动,确保“技术、人员、资金”到位。“五化五关五维”学生信息化精准资助模式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实施,纳入每年的年度工作要点。大学生资助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勤工助学工作人员,归口管理全校的勤工助学工作,2017年学校投入开发了教育信息化第二期工程重点项目——阳光(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勤工助学信息服务业务的一站式信息获取、业务办理、交流、监督评价、管理服务。学校积极拓宽经费渠道,提升薪酬标准,每年发放勤工助学工资400万余元,实现助学与励志双赢。(见图1-1,1-2)

图1-1 勤工系统办理流程图、1-2岗位设置图

2.优化资助体系,做到“精准滴灌、精细服务、精心联动”。一是岗位设置精准;二是人岗匹配精准;三是上岗帮扶精准。根据勤工助学学生特点和其需求“痛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调整勤工助学“供给侧”结构,运用互联网手段和大数据思维,建设勤工助学“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3.丰富助学内涵,健全“五化育人”体系。

一是人文关怀有温度;二是学生参与有热度;三是日常监督有力度。利用校友文化实现家校企携手共同育人,健全帮扶、关怀、监督机制,培养学生以创建者、管理者、实施者等多重角色融入勤工助学工作。

4.完善制度、规范环节、注重廉政风险防控。

2018年学校修订了《湖南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湖南科技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勤工助学岗位的发布、申请、审批、考核和工资发放等环节,明确每学年按不超过当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人数的15%设置总岗位数,聘岗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不少于80%。

(二)重点举措

1.着力平台集成化,打通服务“信息关”。坚持针对性、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每年动态开设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学风建设等智力服务型和行政管理助理和公共服务等管理型勤工岗位1000余个,满足受资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通过充实勤工服务内容、扩展服务渠道、变革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将单一、单向、缺乏反馈的助学方式转换为互动回应的参与式、体验式。

2.着力过程人性化,打通资助“精准关”。在勤工助学等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自强自励意识和感恩情怀。创新载体,丰富助学形式,对于少数特别困难学生采用技能培训补贴、特困补贴、寒衣发放、春节路途补助等形式予以关怀和鼓励,每年投入临时困难补助约40万元,走访新疆、西藏、青海、海南等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50户,家校携手共同解决学生困难,培育人才。(见图2)

图2 暑期走访勤工助学的新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着力工作协同化,打通资助“合力关”。学校立足人才能力战略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强调以信息“大格局”凝聚资助与育人“大合力”,构建全面协同融合的工作机制。一是着力依托勤工平台促进资助工作专门队伍、专业教师以及管理服务队伍的协同融合,形成育人合力;二是拓展社会资源,发挥资源集聚效应。积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资源,设立各类奖学金和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资助;三是推进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育人资源的协同联动。

4.着力监督立体化,打通资助“规范关”。

利用一站式系统平台,对岗位分布、异动、用工考核、工资发放,上岗比例等情况形成完备的立体分析信息数据库,保持学生用工情况动态随机抽查,注重“薪酬发放末梢监督”,做到阳光操作,分角色管理。通过班级、院级、校级三级做到勤工政策公开、过程透明、程序规范、信息畅通,实现全校师生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考核、金额发放等全方位监督。

5.着力能力模块化,打通资助“育人关”。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打造“创业—资助—就业”互助发展链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2019年开始依托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智力扶贫,实现勤工助学技能成才计划,每年达到2000人,2019全国导游考试湖南省通过率为19%,学校建档立卡学生报考通过率26.7%。(见图3)

图3 2019年勤工技能培训优秀学生

四、特色成果

1.“全方位”协同,构建资助育人“大思政”格局。在机制上形成了家校、校企助学育人合力,立足人才能力战略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以“大格局”凝聚资助与育人“大合力”,构建全面协同融合的工作机制。

2.“一体化”布局,推动资助育人“高质量”发展。打造资助信息平台,以老师引导、学生管理为主体,实现勤助互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初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形成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与精神激励融合的生动实践落地。在育人实效上,培育出“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殷培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十佳标兵”彭月丹、“湖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湖南省首届‘励志成才提名奖’”断臂女孩吴玉容、“全国国家奖学金百名优秀学生名录”入选者任盼锋、严良林以及“中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一大批学生先进典型。(见图4-1,4-2)

图4-1 卓越勤工学子严良林入选函

图4-2 任盼锋入选图片

3.“精准化”实施,实现资助育人“高效率”目标。以资助信息平台为依托,“五化五关五维”学生信息化精准资助模式,实现了不同层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全省属于首创,形成了可示范、可推广的经验。“‘精准滴灌,五化五关’资助育人模式”获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资助育人”立项,并入选湖南省资助育人模式案例。得到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认同,正在兄弟高校积极推广。(见图5)2017年荣获“湖南省资助工作百佳单位”,2020年学生校园贷款6000多万提前还款清零。


图5 “精准滴灌,五化五关”资助育人模式获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