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中心工作动态 > 正文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举办学生资助研究分享会

发布时间: 2024-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1-07 【大】 【中】 【小】 访问量:

1220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举办学生资助研究分享会,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淑梅,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主任孙茂民,中心副主任王俊以及资助业务处所有同志参加。11位专家学者和中心有关处室负责人做研究成果分享交流

DSC01906

陈淑梅在分享会上重点强调了“为什么举办研究分享会”和“下一步怎样推动研究工作”两大问题。陈淑梅指出,要从“4个需要”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学生资助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形势变化的需要。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要更加彰显学生资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属性、助力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人民属性、服务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属性。二是政策完善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的总体要求,要把政策体系完善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一上一下”和“一远一近”做好研究工作。“上”即吃透上情,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决策部署精准发力,“下”即接地气,根据基层政策落实情况不断研究完善政策体系。“远”即解决长远问题,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资助机制,“近”即解决眼下问题,尽快研究解决困难认定等影响资助规范化的问题。三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要先想一步、先行一步,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根据《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建立学生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要求,研究建立资助标准与物价水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学生生活成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联动的调整机制。四是改革作为的需要。要通过研究工作创新资助理念,丰富资助内涵,深化综合改革,提升育人效果,助力资助事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

针对当前学生资助研究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陈淑梅从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一是服务一个目标,即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二是建立一支队伍,即建立一支既懂资助政策又懂资助业务、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研究队伍;三是搭建一个平台,即常态化开展研究成果交流分享;四是坚持一个导向,立足国家和学生需求开展资助研究;五是落实一个要求,即研究成果必须可转化可落地,不能“空对空”。

分享会上,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魏易、中国教科院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所程蓓、北京开放大学王喜雪、北京大学资助中心刘海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杨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鲍威(线上)、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沈华、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余秀兰等8位专家学者,围绕学生资助国际比较、营养改善计划综合效益、中职资助政策实施效果、国家奖学金制度完善、贫困学生学业成绩、资助育人、发展型资助等研究成果做了分享交流。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关处室围绕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学生资助数字化转型、大学生就学成本、资助机构队伍、学生资助国际比较、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等研究成果做了分享交流。